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与卓越有关的种种

企业报道  2015-09-20 20:10:25 阅读:387

  也许我们不能指望大多数人都成就卓越,但是,成功的机会绝非只给那些有“天分”的少数人。希望有所建树的人物都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孜孜不倦的追求、目的明确的实践和艰苦卓绝的工作。

  最新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缺乏天分与其能否成就伟业无关。“天赋是廉价的,只有勤奋才是无价!”每一个建树卓越的杰出人物都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孜孜不倦的追求、目的明确的实践和艰苦卓绝的工作。“目的明确的实践”必须是:以“做得更好”作为明确的目标去面对每次特定实践;实践中时刻注意所发生的一切并明白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完成之后从多个角度反馈实践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实践方法;不断地在脑海中构筑情景(比如行业的、公司的和个人岗位)的精神模式,并日益扩大这样的模式以便将更多的要素考虑其中;持之以恒有规律地重复进行以上步骤的练习,偶发性的练习于事无补。

  一、成就与天赋无关

  当被问到是什么使得沃伦·巴菲特成为世界顶级投资家时,相信会有许多人不假思索地回答:“是他的天赋!”。就连巴菲特本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经表示,他“天生就是块摆布资本的料”。

  然而事实远不是如此简单。首先,一个人不可能具备某一特定职位的天然禀赋,因为特定的天分本来就不存在。唯有对所投身之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经历无数目的性明确的实践,并通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工作才有可能成就卓越。与巴菲特的投资业绩同样蜚声全球的是他对备选投资对象财务报表的潜心研究和他那不断完善的投资原则。其实,成就事业与天分几乎没有关系,人人都可以胜任任何领域的工作,甚至成为杰出的人物。要知道天赋并非智力,也不会成为对事业的动机或激励,更不是什么有助成事的个人品质,它充其量不过是从事某一项特别活动的超常能力。最近英国管理学家迈克尔·豪(Michael .J. Howe)等通过对广泛领域的调查研究也表明,成就大业并非具备天赋的结果。对于那些天分平平而又希望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这一结果无疑是鼓舞士气的。

  学习曲线原理告诉我们,人类对知识和经验的学习有一个基本规律,即一开始的学习效率很高,继而降低,最后几乎完全停滞。可是总有一小部分人能够在绝大多数人学习效率降低为零时仍然保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不断提高态势,并且最终成为该领域的杰出人物。为什么这一小部分人能够不断提高他们的知识和经验?科学家们正是通过探寻这一问题的答案得出了天分并不能成大事的结论。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福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埃里克松教授(Pro. K. Anderson. Ericsson)提出上述重要问题之后,世界范围内的许多科学家纷纷从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和商业等容易界定和测量业绩的领域寻找答案。随后,科学家们得出的第一个主要结论是:成就伟业必须付出艰辛努力。

  二、“目的明确的实践”是关键

  但是,仅仅付出努力仍然不够。不少人一辈子勤勤恳恳也未成大事,甚至没有明显的进步。究竟还缺少什么?科学家发现,那些在各领域表现杰出的人物都把他们的大部分时间花在“目的明确的实践”上。他们的每次实践都有明确的改进意图,设定高于个人现有能力水平的练习目标,对实践的效果进行反馈分析,然后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重复实践。以高尔夫练习为例,如果仅仅每天击一桶球,并不算“目的明确的练习”,这大概是多数玩家无法成为杰出的主要原因。真正“目的明确的练习”应该是:每天花上数小时,用八号铁头球棒击球300次,将80%次数把球击到离旗杆20英尺之内定为目标,连续观察每次击球效果并进行适当的调整。研究者发现,那些各领域的杰出人物几乎每天都花相同的时间进行目的性明确的练习,甚至包括周末。埃里克松教授研究了一批年龄为20岁的优秀小提琴手,根据音乐老师的评价将他们分为好、中、差三组,发现最好的一组做过的“目的明确的练习”平均为10,000小时,中等的一组为7,5000, 而差的一组只有5,000小时。外科医生、保险销售及各体育项目的佼佼者也遵从同样的模式。

  当然,并非所有参加研究的科学家都得出完全相同的结论,尽管不同意见只是少数。因为事实上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在接受同等训练的条件下,为什么某些运动员,如新英格兰爱国者足球队的四分卫汤姆·布拉迪却总能在比赛的最后两分钟表现比别人出色?为什么会有那些在不寻常的幼年就能吹拉弹唱读写说的“神童”出现?当然,第二种情形后来被认为与他们望子成龙之父母的付出有关。不过,许多天才最终并没有在其显露才华的领域获得成功,相反,各领域的杰出人士往往在其早期并未展示出过人的素质。诸如身体的外形等重要品质肯定部分得益于遗传,但实际上这些遗传的天分对一个人的影响更多的在于他并不以之为业的领域。一个身高1.5米的人不可能成为球场上前锋,而身高2.1米的人也不可能是奥运赛场上的体操运动员。有些国际象棋大师的智商甚至只有90!调查研究的案例越多,科学家们更是相信“目的明确的实践”模式对于一个人成才的重要作用。

  三、成功的商业实践模式

  科学或个例的证据都充分表明,只有“目的明确的实践”才是成功之源。体育和音乐的例子不胜枚举,那么,商业也能进行这样的实践吗?事实上,许多商业活动是可以直接练习的,比如推介、谈判、评估、解读财务报表等。当然,这些活动远不是获取商业成功的核心要素,真正的核心能力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利用不完整的信息进行判断和决策,与团队的其他成员甚至竞争对手互动,捕捉常人难以意识到的商业机会。这些能力也可以练习吗? 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它与弹奏肖邦钢琴练习曲的方式不同。商业行为的练习机会都在你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中,只要做几个关键的改变,你可以处处创造练习机会。首先,给手头的每件事都确定更高的完成目标,而不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写一份报告需要对各种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交,过程的每一步都含有可以不断改进的技巧;主持一次董事会则需要对公司战略的深刻把握,对未来复杂多变的市场促成共识,拟定供董事们集中讨论的主要议题。从最基础的日常事务到最高级战略决策,每个人所作的每件事都是一种可以不断提高的技巧。曾经在通用电气、3M和波音三大公司建立功勋的现任波音集团总裁詹姆斯·迈克纳尼就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应该成为团队附加值的推进器,其职责就是帮助别人进步。他把每年进步15%作为心中的目标。

  具备了这样的心理,人们就能以崭新的姿态积极对待自己的工作。研究发现,在有备的心理驱使下,人们很容易接受长远的观点,对信息处理和保存的效率也会明显提高。因为他们明白,自己是要把工作干得更好,而不仅仅是完成。比如,上演唱课时,业余歌手多半会将其视为娱乐和放松时间,而专业歌手大多将其视为提高表演能力的机会而全心投入。相同的活动,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效果。

  除了用心投入过程,反馈对于成功同样是关键的。从商的人做到这点并非难事。然而大多数人对反馈工作并不重视,有些期待别人向其反馈,多数人甚至不希望看到反馈的信息。高盛(Goldman Sachs)负责企业领导力开发的高级经理说:“要是没有反馈,你就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成功。假如你不知道成功是如何来的,那么结果只有两个:要么你的工作效率不会提高,要么你对工作效果漠不关心。”像通用电气这样的大企业,经常性的反馈已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你不能适应,就只有另谋高就。

  借助这些过程,就能形成一种“商业精神模式”——即在头脑中构筑商业运行图景,将各种相互影响的商业要素综合考虑,既充分了解每个要素的个体功能,又熟悉各种要素组合的整体效果。越是努力这样做,考虑的因素会越充分,商业精神模式就变得越大,绩效也成长越快。

  也许我们不能指望大多数人都成就卓越,但是,成功绝非天定给少数人,它可能属于你,属于每一个人!这才是真正令人振奋的。而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改变了的时候,什么样的奇迹都可能发生!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