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信息化:一个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

企业报道  2015-09-11 11:46:53 阅读:641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化建设。

  近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信息化促进大会上,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赵小凡司长谈到了一个现象,即在一个地区或行业内的企业群中,几年前可能有数十家或100多家企业,而现今存在的企业已经很少,其中企业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没有及时有效地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主要问题

  我们组织课题组在北京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现状:

  1. 信息化发展水平落后于大企业

  将信息化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阶段:初级阶段、系统集成阶段、成熟阶段和电子商务阶段,指出每个阶段的典型特征,请企业选择,结果见表1。

  从文献统计和对大企业的调查表明,大企业的信息化阶段一般处于成熟阶段和电子商务阶段,基本没有初级阶段水平。由此看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大企业。

  2. 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全面

  除了少数高科技企业外,许多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远不如大企业那样全面深刻。课题组在访谈中发现,对信息化的认识一般为两头重、中间轻。两头重表现在,一是初级业务应用,例如电算化、网站展示等,另一头就是比较空的谈了一下信息化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意义和时代潮流等。中间轻表现在,信息化对于企业管理控制、计划决策、市场开拓等的实际作用往往认识不多,而这些问题往往正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3. 管理和企业文化问题制约信息化

  信息化不等于计算机化,而是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一场变革,这一点在大企业基本已经达成共识,而在许多中小企业,仍然认识不清,或者认识到了难以做到。管理的变革主要指的是信息化与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与组织结构的重新组合紧密相关;企业文化的变革指的是加强制度化而减弱人治化、加强信息共享透明而弱化信息私密化、加强规范化而减弱随意化、加强高层集中控制而减弱各自为政、加强精细量化管理而弱化粗框模糊管理。

  4. 企业的需求与现实的应用有差距

  企业对于信息化作用满意度排在前位的是加强管理控制和减少人员提高效率,对于重要度排第一位的是提高管理层决策水平,其满意度却比较靠后。在网站的作用上,在网上销售、合作开发和合作生产3个方面,现实的网站作用比企业的希望差距较大,见图1所示。

  5. 资金和人才是主要问题

  在通过封闭式问题问及制约依靠信息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因素时,主要表现为四大因素,第一是缺少资金,第二是缺少人才,第三是缺少合适的产品,第四是管理和企业文化问题。第一和第二个问题不出所料,否则就不是中小企业了,第三个问题是信息系统开发企业所应努力解决的问题,而作为中小企业,应该在第四个问题,即管理和企业文化问题上努力有所作为。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选择途径

  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不要指望用一个特点、一种模式、一个方案来解决问题。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关键问题就是根据不同企业的类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模式。

  1. 应用模式选择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模式不可能是一种类型,下面针对现状总结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8种模式。

  (1) 由服务商提供基本型通用解决方案。由服务商提供的基本型通用解决方案,解决了一批比较规范、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

  (2)信息技术外包。信息技术外包是企业将全部或部分信息功能包给信息技术服务商,并支付费用,信息技术服务商提供资源和专业技能,交付相应的服务。它包括软硬件维护修理与支持、技术培训、主机数据中心、客户服务器、网络、系统集成、电子商务、管理咨询与重构等。许多企业推出这类业务,一般是部分业务外包,常见的是网站管理外包。

  (3) 建立集群信息平台。在一些地区拥有众多的某类企业群,如小商品批发市场、日用品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针对某类企业群建设一个统一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为集群中各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例如,广东电信与相关的行业协会进行合作,为专业市场内的中小企业搭建了“商贸之桥”信息平台等。

  (4)ASP模式。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是一种办公管理信息平台。在此模式下,由信息化服务商提供一整套软硬件设备和专业服务,企业客户只需支付少量租金,将企业的计算机通过因特网接入ASP运行平台,就可享受到网上办公管理等一整套信息化便利。我国许多省份和地区推出这类服务,例如:浙江于2005年推出了一种名为“宽带商务e动力”的基于ASP的一系列应用服务;青岛地区利用ASP模式为1300多家服装企业提供服务。

  (5) 龙头企业的带动模式。某一龙头企业由于自身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要求其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财务、物料等信息系统,以提高物料供应、资金周转的效率,这一模式能带动产业链上一大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例如北京燕莎友谊商城,采用供应链管理系统实施了企业的ERP建设,带动其上游的供货商均实施了相应的信息化建设。

  (6)电子商务引导摸式。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第三方网上,如“中国化工网”、“东方钢铁在线”、“阿里巴巴”等开展电子商务活动。

  (7) 企业自建模式。中小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长远信息化发展规划,利用IT技术进行组织的变革、业务流程的优化以及管理过程的改进,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8)信息联盟模式。“信息联盟”是由若干个企业组建,对外为一个网站,对于客户来说是由一个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网站的后台数据库由各个企业共享。对内,根据既定规则分配来自于客户订单的生产任务,统一配置设备、原材料和人力等资源。各个企业仍为独立的企业,仍然独立的开展各自的传统业务和营销活动。技术上可以建立基于ASP的中小企业信息联盟。类似的情况例如中国电信推出的 “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项目。

  2. 信息化程度的选择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程度不是越高越好,而要追求实用,这一点与大企业明显不同。课题组经过调查研究,将企业信息化分为外部信息化和内部信息化两大部分,外部信息化的功能由弱到强有:展示、沟通、交易和协同商务;内部信息化的功能由弱到强有:事务处理、系统集成、决策支持和综合服务。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同于大企业,它不需要功能面面俱到,不需要功能多么强大,只要是最适合自己的信息化方案就是最好的。根据中小企业的客户集中度和客户介入企业运营的深度不同,可以将中小企业分为四种类型,四种不同类型企业可以分别采用内外信息化功能不同的软件,如表2所示。

  3. 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议

  (1)突破口明确。除了少数企业之外,一般不宜一开始就就全面展开,最好从一个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入手。

  (2)迈小步、不停步。信息化的“化”字强调的是过程的含义,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过程适宜迈小步、不停步,逐渐发展的原则。

  (3)设立CIO式的高层助理。社会上关于信息化的概念和中小企业解决方案满天飞,企业面对各类“忽悠”往往拿不定主意,最好设立专职信息主管(CIO)或CIO式的高层助理,站在企业自身的立场处理信息化问题,对于竞争情报的研究亦属于CIO的职责范围。

  (4)向第三方咨询。企业参加由第三方组织机构,例如大学、研究机构等的培训或进行咨询,可以得到中立的意见。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