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效益的最终目的

企业报道  2015-09-09 07:08:29 阅读:500

  ——评珠江钢铁价值创造战略

  近年,美国出版了琼·玛格丽塔、南·斯通合著的《什么是管理》一书,被《经济学家》、《商业周刊》评为该年度财经管理类第一畅销书。在该书提出的核心概念中,价值创造列为第一。作者认为:“价值创造是现代管理中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法则,也是现代管理的主要职责。价值创造抓住了人们观念中一个关键转变,即从过去注重管理进入工作中的资源(也就是投入),变为注重管理最终的表现(也就是产出或者结果)。……管理的使命,首先而且最为重要的就是价值创造。……是顾客而不是生产者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值。”

  该书引用彼得·德鲁克提出的新的思考模式,认为可通过求解下列问题:“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我们的顾客是什么人?”“我们顾客追求的价值是什幺?”等,让企业的管理者运用顾客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工作。

  书中以日本汽车工业为例。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之后,日本汽车工业的成功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与底特律的汽车相比,日本汽车性能稳定、结实耐用。顾客被一个简单事实征服了,那就是日本汽车给他们带来了更高的质量、更低的费用。也就是说,日本汽车公司给人们提供了更高的价值,消费者们很快用自己的钱袋做出了选择。

  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价值创造战略的案例,提供了又一个颇具参考价值的例证。

  企业是盈利性的工作组织,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然而,企业存在的理由并不在于企业的利润,而在于其实现的企业效益。价值创造是企业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真正来源。

  企业获利的途径是市场,而市场具有开放、价值交换和优胜劣汰等特性。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获取利润,并不是参与其中就可以轻易实现的,市场的开放性和企业的趋利性决定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市场的价值交换特性要求企业必须提供顾客愿意进行交换的核心产品或服务;市场的优胜劣汰则驱使企业必须做到卓越,在相同的交换条件下必须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那么,企业怎么样在开放的、竞争的和优胜劣汰的市场中长期持续不断地与顾客进行价值交换,并从中获取企业的利润,做到与市场同步。这一问题的求解,珠钢价值创造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