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琼泉 袁红兵 李成成
●黄贤孙与部分员工合影
“百草堂”前身名曰“草庵”,由始祖黄真人创建于大明永乐7年(公元1409年)。明成祖朱棣掌管朝政,政治清明,人民富足,天下太平。黄真人因医术高超,修道研药炼丹卓著,深受朝廷的支持,其深厚的医术医德广益民间,深得人心。
“草庵”原有道士18人,除以习武传道外,主要从事中草药的研制治病行医。其时,最负盛名的是“草庵”炼制的“百草丹”。“百草丹”既可直接内服救死扶伤,也可浸泡成茶,常饮强身护神、防瘟疫。在瘟疫疾病横行、猖獗的年代,“百草丹”发挥神奇的功效,上至朝廷下至民间深受其益。
明末清初,因“草庵”参与反清复明运动遭清廷官兵的镇压,多数道士惨遭杀害,幸存的少数道士流落民间,去掉道号改名换姓,继续以练武、传武、研药行医为生。
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清廷为缓和民族矛盾,鼓励民间化缘修道,因而黄真人的第八弟子黄守道和黄守德在都城(今北京)开办“草庵”中草药铺,志在继续弘扬昔日“草庵”的医药道德和医药精髓,后来为避嫌,将“草庵”更名为“百草厅”。黄守道、黄守德兄弟勤奋好学,兼得“草庵”之医药精髓,使“百草厅”生意日益兴隆,先后研制出“百草神油”、“百草强身散”、“百草追风膏”等灵丹妙药。产品药效神奇,经营有道,使“百草厅”声名远播、百姓传颂。
可惜,好景不长,康熙15年(公元1675年),因黄守道、黄守德各收门徒形成派系,门徒之间矛盾久积成怨,最后使两位长者感情破裂各行其道、兄弟分家,黄守德退出“百草厅”,率徒出走他方。
康熙19年(公元1679年),黄守德携家眷及门徒进入“南蛮”(今福建及广东东部)落脚,以研药行医走江湖为生。
清末光绪32年(公元1906年),黄守德第九代孙黄为尚定址广东海丰县汕尾牙门前(今汕尾市城区三马路九号)开张中草药铺,并命名为“百草堂”,志在继承和弘扬先祖“草庵”、“百草厅”的医药道德。“百草堂”药铺在传承祖先的灵丹验方为当地百姓排忧解难、救死扶伤的过程中精益求精,根据岭南的气候和水土风情及岭南人常见疾病等特点,将“百草丹”的秘方进一步创新改良组成新的验方名曰“百草汤”。“百草汤”用途广泛,饮用方便,有病治病,没病强身,防治瘟疫。
光绪35年(公元1909年),以广东东部为中心的大片地区骤然爆发一场空前的天灾瘟疫,瘟疫传染迅速,疾难猖獗,百姓生死挣扎,目睹人间惨状,“百草堂”药铺掌门人黄为尚高举义旗施药布善,将“百草汤”无偿赠予广大百姓饮用,并将“百草汤”秘方传授民间,“百草堂百草汤”发挥了神奇功效,解救无数百姓,自此“百草汤”家喻户晓。随着“百草汤”益民济世成名,许多“百草堂”的故事在民间传为佳话。
从1998年起,百草堂迎来新的发展时期。黄贤孙带领百草堂人,把传统药坊发展成为如今集研、产、销一体,总资产达到18亿元的现代化制药集团企业——广东百草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公司已拥有占地300多亩的生产、科研基地,及通过国家GMP认证的制药生产车间、中草药提取车间、药妆生产车间、植物饮料生产车间、功效型牙膏及漱口液生产车间等多个处于行业先进水平的生产配套设施。公司旗下设有产品研发中心、质量控制中心、OTC营销中心、口腔健康营销中心、母婴健康营销中心、食疗营销中心。内设人事行政部、财务部、生产部、市场部、电子商务部、法务部、广告宣传信息部、采购供应部、仓储部、物流部等以及各省市、地区派驻机构。
企业获得了行业、市场、消费者的高度认可——荣获建国60周年中国制药行业百强企业、全国医药行业百姓放心医药品牌企业、药业行业中国民族品牌、中国市场产品质量用户满意第一品牌等荣誉。同时,黄贤孙董事长因为对企业、行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获得了建国60周年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最具影响力功勋人物的殊荣。
广东百草堂在黄贤孙董事长的领导下,正以生机勃勃、蒸蒸日上之势健步走在行业前列,走向世界,迈向未来。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