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国家电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要在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避免经营风险,必须在法律提供的空间内施展自己的经营战略,必须对经营行为进行充分的法律论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中法律风险的控制。
加入WTO后,国内企业已被置于与国外企业平等竞争的法律环境,涉及的法律事务和风险大大增加,运用法律手段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成为企业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湖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成立之初,法律管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法律规章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重传统法律事务轻法律管理创新、重事后补救轻事前风险防范的现象仍然存在,应对复杂法律事务和突发性法律风险的能力不强。尤其是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新的商务运作模式的不断出现,企业法律管理工作涉及的管理环节越来越多,涉及的法律工作领域越来越广。同时,消费者法律意识的提高,以及立法、执法部门等外部因素对企业依法经营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002年,公司完成注资重组成为境外上市公司在内地设立的电信运营企业后,面临的法律、政策环境和市场运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已经完全置身于与国际上市公司同一规则发展的空间。
在上述背景下,公司于2002年10月提出了以法律风险控制为重点的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总法律顾问是全面负责企业内部法律事务的高级管理人员,直接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是关于企业总法律顾问的设置条件、产生、职责、权利和义务等一系列规范的总和。以法律风险控制为重点的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的基本内涵是:以企业法律风险控制管理为重点,实施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使企业总法律顾问岗位到位、法律顾问机构到位,总法律顾问职责到位,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护合法的规章制度,法律风险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企业依法治理和国际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推进企业法律风险控制管理工作由救济型向预防型转变,由参与型向参谋把关型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事务型向管理型转变,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全面提升企业防范和控制法律风险的综合管理能力。
具体而言,由救济型向预防型转变,指改变法律工作“救火队”角色,强调事前预警意识和防范措施,杜绝简单的事后补救,提倡建立并完善法律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由参与型向参谋把关型转变,指强调法律工作在企业领导的经营决策和业务主管部门经营活动中“把好法律关”的作用,发挥法律的监督保障作用;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指开阔法律工作视野,拓展法律工作领域,建立起开放的法律工作模式,在做好企业内部法律事务工作的同时,将法律工作的领域延伸到客户关系、政府关系和投资者关系,做到既对内又向外;由事务型向管理型转变,指法律工作不囿于事务性工作,在事务性工作的基础上,创新理念,总结、提升管理经验,规范管理流程和明确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指进一步精细法律管理手段,提升法律管理水平、强化管理能力,形成企业内部上下协调统一、灵活高效的企业法律风险控制管理体系。
其主要做法如下:
明确总法律顾问在企业中的地位
公司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董事长亲自担任组长,分管法制工作的副总经理任副组长,法务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党群部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负责组织、协调。公司聘任了分管企业法制工作的副总经理为总法律顾问,明确总法律顾问作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全面负责并领导企业法律管理和风险控制管理工作,直接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为了保障总法律顾问作用的充分发挥,公司制定了《法律顾问管理办法》,规定了其应当履行的16项工作职责,使总法律顾问在公司法律风险控制管理中的地位从制度、人员、职责等方面得到落实。
在总法律顾问的领导下,公司建立健全了法律顾问机构,省公司和市(州)移动通信分公司设置了法务部,省公司法务部下设法律监督管理岗、合同综合管理岗、知识产权管理岗和普法培训管理岗,县市营业部明确了兼职助理法律顾问,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法律顾问机构体系。
建立法律风险控制制度体系
企业加大了制度化建设力度,建立和完善了企业经营管理中防范法律风险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公司法律顾问在对省公司及市州分公司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合同管理、招标投标管理、知识产权管理、信息披露管理、重大纠纷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分析入手,对法律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制定完善了《合同管理办法》、《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商标管理实施办法》、《专利管理办法》、《商业秘密管理办法》、《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授权管理办法》、《印信证照管理办法》、《广告宣传法律审查办法》、《法律工作考核管理办法》、《法律培训管理办法》、《重大诉讼仲裁案件管理办法》等20余项法律管理规章制度。
法律风险分流程
公司充分发挥总法律顾问和各级法律顾问对企业法律风险控制管理的作用,注重增强法律风险控制的主动性、前瞻性、计划性和时效性,将法律风险控制管理分为风险细分、风险预警、风险化解、风险评估四个流程进行管理。同时,将法律管理与财务管理、审计管理有机结合,从根本上实现了由被动化解风险向主动预防风险转变,形成风险控制闭环,不但降低了风险产生的可能,而且减少了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1.风险细分流程。在对公司内外法律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公司法律管理中涉及的交易主体、监管机构、法律关系等因素,将企业法律风险划分为市场竞争类、客户类、内部管理类、投资建设类、行政类、对外合作类、知识产权类、信息披露类等,并在对全省移动系统已发生的法律问题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对上述法律风险进行排序,划分不同的风险等级,针对风险等级的高低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风险防范建议。
2.风险预警流程。公司在对法律风险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预警流程,根据法律风险等级的高低、发生概率的大小,并结合实际,制定法律风险预警方案。同时,建立了重大决策、经营行为的事前法律调查制度。公司明确由法律监督岗位负责对法律风险发展变化情况、行业立法动态、理论政策问题进行动态跟踪、研究,每月提供最新的法律风险动态意见。
3.风险化解流程。在对企业法律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公司从职责、人员和措施等方面明确了处理程序,进一步将法律风险的处理落到实处。对由企业法律风险转化而成的现实法律问题,根据风险细分流程确定的法律风险类别和等级,选择正确的风险处理预案,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以有效化解法律风险,减少损失。
4.风险评估流程。公司根据风险防范情况、纠纷发生情况等因素对法律风险细分、预警和化解管理全过程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评估,及时发现法律风险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改进公司风险控制制度和流程提供借鉴和依据。
有效发挥参谋作用
公司实施了经营决策的法律论证,规定经营管理行为应纳入法律风险控制体系进行管理。规定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对外合同交易、市场拓展、劳动管理、财务管理、通信建设等经营管理活动都要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明确了法律顾问参加公司相关会议、参与经营管理进行法律把关的程序规定。要求在出台营销方案、策划新品牌、推出新业务前,都要事先进行充分的法律风险论证。总法律顾问和各级法律顾问必须提供有效的法律意见,严格把好风险控制关。
同时,为从整体上控制法律风险,公司从抓关键环节入手,重点加强招投标管理与合同管理。从法律角度率先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省级公司制定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和《合同管理办法》,明确公司法律顾问必须全程参与招投标活动,在招标书的制作、投标资料审核、招标谈判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法律审查和把关。法务部门归口公司所有合同管理工作,公司对外签订的每一份合同都必须经法律顾问审查,并按法律审查意见修改后才能执行。
积极培育法律顾问团队
风险意识强、专业能力突出、能征善战的法律顾问团队是顺利实施企业以法律风险控制为重点的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的人才保证。在总法律顾问的努力下,省公司本部配备了2名高级法律顾问,由法务部正副总经理兼任,在14个市州分公司配备了14名高级法律顾问,由市州分公司分管企业法制工作的副总经理兼任,同时在全省聘任了22名专职法律顾问,93名兼职法律管理员,法律顾问人员的配备基本能满足企业法制工作的需要,公司每年初下发法律风险控制管理工作要点,明确法律风险控制工作的要求和重点,并组织对法律风险控制管理情况进行评估。
公司健全完善了法律顾问的激励约束机制,率先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省级公司出台了《法律顾问管理办法》、《企业法律顾问岗位等级管理办法》和《法律顾问工作守则》,引入了企业法律顾问资格制度,明确了法律顾问的法律风险控制职责。首次提出将企业法律顾问划分为总法律顾问、高级法律顾问、法律顾问和助理法律顾问四级进行管理,明确了法律顾问的行政职务和评聘程序。
整合外部法律风险防范支撑体系
公司在坚持以企业内部法律顾问力量为主的基础上,积极借用“外脑”,有效发挥社会法律专业力量的补充优势,整合再造了企业外部法律支撑保障体系,建立了以湖南大学法学院为理论支撑,湖南环海律师事务所、湖南正邦商标事务所等社会法律服务中介机构为补充的外部风险防范支撑体系,企业防范重大经营风险、处理重大法律纠纷的能力大大增强。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