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超时加班可能得不偿失。近年,年销售额达1470亿美元的12家跨国采购商在买家专场采购会上公开表示,对于使用童工、严重超时加班的企业,将拒绝来自该企业的任何订单。(新闻来源:3月16日《中国企业报》一版)
长期以来,我们的企业一直在为世界提供着物美价廉的各种商品,我们也赢得了世界工厂之称。而我们却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长期代工让企业获取利润微薄的同时,自主知识产权体系薄弱;经济增长方式单一粗放,产品结构不合理;科研投入较少,产品附加值低;对环境的破坏力大。如今,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中国企业面临一个艰难的转型。
社会责任的兴起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产物,它代表各国政府、企业和其他所有机构在全球化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共同认同的价值观、通行的语言和行为的准则。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于1999年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峰会上提出了社会责任原则“全球契约”,现在已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3000家企业、500家社会机构和20多家投资机构加入全球契约,其中包括中国的76家企业,如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国家电网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石化、上海宝钢等。
需要厘清的是,企业使用童工、严重超时加班,在我国首先是一个违法行为。如果说企业的这种行为和社会责任有关的话,那只能说这些企业的违法行为击穿了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底线。
毋庸讳言,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压下,“中国造”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正在逐步减弱,以往靠价格优势取胜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比如在加班费上,政府要求平常是4.5元/小时,但一些工厂提高到了6元/小时,而周六则更要达到8元/小时。如果不这样做,企业将为丢失订单付出更高的成本。正如一些产品提供商表示的那样,单纯的增加加班工资,已大幅度地加大了企业人工成本,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受到了严重制约。
而改变这一局面的根本所在,正是要求中国企业转变自身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知识产权意识,提高自身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对内才可以利用新技术、新装备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对外才不致落入社会责任缺失的诟病语境中,产品出口才会有更高的议价能力。
应该强调的是,无论通过何种方式来增加企业订单数量或降低工人人工成本,遵纪守法是我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底线。从这个角度看,欧美采购商的此次要求不仅不算苛求,反而应成为企业转型的动力。
值得欣喜的是,我国政府高层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切实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相信中国企业能够尽快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并切实地付诸于行动,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