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长袖善舞看郑州

企业报道  2017-01-04 08:50:42 阅读:483

  近年,中国(郑州)纺织品服装博览会在河南省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在服装产业转移大潮拍岸河南之时,曾为全国六大纺织基地之一的郑州市,为本届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所付出的种种努力,让不少与会人士感到:郑州,不仅要“旧梦重温”,还想更上一层楼。

  展会开幕群贤毕至

  中国(郑州)纺织品服装博览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此次展会由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国贸促会河南省分会、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主办。这是河南省目前为止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纺织服装类展会———展览面积近3万平方米,设置标准展位213个,特装展位64个,参展企业296家。

  此次展会展示内容涵盖服装、服饰、家纺、面料、辅料、缝制设备、纺织机械、服装出版物等,参展的除河南企业,还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山东、辽宁等地的企业以及来自德国、日本、墨西哥等国的企业。

  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河南省副省长史济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河南省分会会长张以祥等国内外嘉宾近千人出席了开幕式。

  各路豪杰论剑中原

  中国纺织服装郑州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轩辕堂举行,论坛主题为“聚焦中原:中国纺织服装业变革中的新机遇”。论坛由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中心、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办。

  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传媒中心主任魏林说,产业梯度转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需要廓清这些问题———承接转移是走老路还是要有所创新?承接转移的地方是消极等待还是积极进取?中部企业是采取观望态度还是有战略地去对接?东部企业是“甩包袱”还是深度参与中部地区投资?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博士认为,对郑州来说,服装加工业梯度转移是机遇,更是挑战。土地紧缩、人民币升值、环境保护标准提高、工人工资提升等一系列问题,均已成为制约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郑州人该如何应对这场战役?吕政给出了自己的意见:首先要完善基础设施,降低运输费用。中部地区如果生产出口产品,必须使生产成本的降低能够抵消运输成本的增加;其次要改善投资软环境,降低交易成本。特别是要转化政府职能,收费要透明、规范,禁止一切苛捐杂税;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原材料采购、零部件供应、设备维修等条件要方便企业的生产经营,完善标准化体系。还要建设良好的、有利于企业聚集的人文环境和安全、生活方便的、环境整洁的企业外部环境。凝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产品设计人才和管理人才。

  在长达3个多小时的“论剑”中,政府官员、行业专家和企业掌门纷纷为河南服装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同时,有4位专家被聘为“郑州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顾问”,他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王微博士,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研究员,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魏林博士。

  三都合一郑州梦想

  郑州市市长赵建才在论坛上说,郑州曾为全国六大纺织基地之一,纺织业不仅支撑了郑州经济的发展,更影响了郑州的城市精神。郑州服装虽然只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潜力巨大。郑州已经是全国最大的服装集散地和物流中心,一批服装加工企业应运而生,迅速成为中国服装界的生力军。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纺织服装生产企业2400多家,初具生产规模的520多家,从事纺织服装生产及经营的人员30万人,全市纺织服装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如今,纺织服装产业已是郑州市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

  赵建才说,按照“改造提升棉纺业、着力发展织造业、积极发展印染业、重点发展服装业”的总体思路,希望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把郑州建设成为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把郑州打造成为服装之都、时尚之都和魅力之都。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