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和资源危机已经给人类发展敲响了警钟。近年,我国的成品油零售价进行了5次大的调整和变动。而自去年8月份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缺油”现象,广州、东莞、佛山、中山、肇庆等城市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成品油供应紧张的局面。无独有偶,去年7月下旬来自北京市发改委的消息透露,北京的成品油库存量已经逼近10.8万吨的警戒线。
据国家发改委的消息称,国内油价上调并没有完全解决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国内油价依然存在上调空间。去年8月4日,德意志银行公布了该行对国际石油需求的预测,认为随着石油需求的稳步上升,石油的价格在未来几年将保持增长态势。这意味着低油价时代在近期内很难再出现,一个成品油的“高油价时代”已经来临。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
目前,在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中普遍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属于资源消耗密集型产业。因此,就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来说,如何尽快建立一个崭新的循环经济型企业,这既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将是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打造循环经济型企业应重点围绕绿色设计、清洁生产、降低成本、废物处置“零排放”等方面展开,使物质和能量在企业内部、生产环节乃至整个社会循环流动达到平衡。
一是大力推行“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从循环经济入手,针对汽车各零部件产品的生命周期来考虑降低能耗、资源的再利用和环境的保护问题。
二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对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构建企业内部清洁生产体系,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尽可能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自行消化和循环利用自身排放的废弃物,从源头上削减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对效益欠佳或污染严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而言,要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运用循环经济理念,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强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强化清洁生产审计,培育清洁生产意识,促进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努力把昔日“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线性生产方式,转变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最大限度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
对于新建、改建、扩建和效益较好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要推行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提高企业内部物料综合循环利用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三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成本与效率是一对“孪生兄弟”。企业最佳的选择应该是:效率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同时并存。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在利润率不变的情况下,成本的高低就成为企业盈利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成本管理也随之成为企业管理的重头戏。
四是废物处置“零排放”,易于回收利用。
总之,尽管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率先打造循环经济型企业,这既是国家建立和谐及节约型社会的需要,也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并将在新一轮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和掌握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