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进一步筑牢西南油气田公司金属采购物资产品质量根基,助力油气田上产现场施工安全,天然气研究院三举措打造金属材料采购物资质量抽检新机制,赋能金属检测效能升级。
“抽检小程序”智能决策,开启智能检测新篇章。针对金属材料质量检测效率偏低的难题,自主研发了智能金属材料抽检程序。该程序首次搭建"空间向量建模+聚类算法"技术架构,将金属特征参数转化为多维空间向量,通过数学建模与数据挖掘技术的融合,运用聚类算法实现数据智能“分班”,结合分层抽样技术构建自动化抽检模型,将传统人工筛选时长从72小时压缩至10秒内,实现检测准备效率大幅提升,年节省工时超400小时。同时,通过降低漏检误检风险,有效节省整体工作完成时长,工作质效得到同步提升,综合效益突破百万量级。
“关口再前移”源头管控,协同筑牢质量防线。打通跨部门数据壁垒,建立物资公司、建设单位"三方联动"机制,构建覆盖项目进度、物资提报、采购信息、生产跟踪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物资质量信息实时交互。深挖动态需求,持续完善金属材料“分级分类”源头抽检体系,将监督抽检关键节点前移至金属材料出厂环节,在物资采购周期前端发现问题,从源头把控质量。面对年度抽检任务量激增的挑战,创新实施“精准制定检测路线图”“精确组建技术突击队”“精细构建全流程责任链”的“三精”管理策略,从金属材料采样标准化、盲样制备可溯化到数据核验双重复核、报告出具交叉审签,实现质量管控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防御的战略转型。
“双盲双录制”过程溯源,铸就透明质控体系。引入视频记录仪,在抽样环节、盲样制作环节严格实施“双盲+双录”机制,构建透明化检测生态。“双盲”做到抽样人员与检测人员信息完全隔离,确保检测过程的公正性;“双录”做到对抽样、盲样制作等关键环节全方位记录,让整个抽检过程的每一步都有迹可循、有据可依。在抽检全流程中,以标准化作业管理为核心,将拍照、录像、记录表格填写等操作流程化、规范化,构建全要素的数字追溯体系,做到“步步留痕”,推动质量管控从结果验证向过程预控的范式升级。
下一步,天研院将持续围绕"质量筑基数字赋能标准引领"三大维度纵深推进,推动质量管理迈上新台阶,为公司高质量上产500亿筑牢质控防线。(龙芋西 徐欢 张欣怡)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