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处,奋进正当时。全国两会闭幕后,张家峁煤矿机电工区党支部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将“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要求深度融入安全生产实践,以“党建+安全”双轮驱动,聚力破解技术难题、筑牢安全防线,在百米井下书写新时代矿工的责任担当。截至3月底,该工区累计整改隐患60处,实现安全生产周期突破5800天。
深学细悟强根基 筑牢思想“压舱石”
“安全是‘国之大者’,必须用科技手段为传统矿山装上‘智慧大脑’!”在机电工区“两会精神进班组”专题学习会上,党支部书记段志强的发言掷地有声。
为将两会精神转化为安全生产内生动力,该党支部创新构建“三学三促”机制:区长、书记带头研学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能源安全”“新型工业化”的部署,结合工区实际制定《智能供水、供风改造行动方案》;党支部通过“班前十分钟微党课”等形式,组织专题研讨3场次;党员结合岗位实践撰写《安全风险防控手册》,将“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细化为18项具体操作标准。
在机电工区党员活动室,陕西省三秦工匠奖章获得者、党员技术骨干贺建军正通过VR设备向工友演示恒压供水系统远程操控流程。“过去井下设备故障排查靠经验,现在数据自动预警,这就是新质生产力在安全生产中的落地!”他指着屏幕上跳动的压力曲线说道。
科技攻坚破瓶颈 拧紧生产“安全阀”
聚焦两会提出的“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该矿投入千万元实施“科技兴安”工程:建成覆盖30公里巷道的5G+UWB精准定位系统,实现人员设备厘米级动态监控;引进三维地质透明化建模技术,提前48小时预判构造异常区;矿用巡检机器人集群,可对瓦斯、一氧化碳等关键指标进行24小时智能监测。
长效机制固根本 织密责任“防护网”
走进2煤组机头变电所,党员安全监督岗的红色标识格外醒目。党员王强每天都要对30台设备进行“健康体检”,他的巡检记录本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开关触头温度异常波动”等预警信息。“多看一眼、多查一遍,就是对工友生命最大的负责。”这位有着15年党龄的老矿工如是说。
在“党建+安全”文化浸润下,职工安全意识显著提升。该工区发明的“岗位风险预控五步法”在全矿推广,开展的“党员身边无三违”活动累计纠正不规范操作8次。通过构建“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共治格局,“三违”发生率同比下降50%。
暮色中的矿区灯火通明,变电所的机器人正在地层深处稳健前行。党支部书记段志强站在分控中心,注视着屏幕上机器人的巡检路线:“我们要把两会精神转化为守护矿工生命安全的具体行动,让党旗在井下每一个变电所高高飘扬!”
在这片沸腾的热土上,红色引擎与科技力量交织共鸣,奏响着新时代矿山安全发展的最强音。
作者:田海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