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重庆彭水工业园区打造经济腾飞之翼

企业报道  2021-09-02 19:54:54 阅读:5718

  Ⅰ走进工业园区系列报道之一Ⅰ

  编者按:近年来,重庆市彭水县在高水平打造“世界苗乡·养心彭水”,高质量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特色宜居城、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产业发展区、生态文明示范县的同时,还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着力把工业园区打造成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招商引资的主平台、产业集群的主阵地、企业发展的“孵化园”。坚持以“产业集聚、特色明显、功能配套、设施完善”为原则,通过多种方式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建设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辐射带动效应日益显现,承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投资“洼地效应”,吸引了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入驻园区。近日,本报记者深入该县工业园区,采写了一组反映工业园区发展的系列稿件,现予刊登,敬请关注。

1.jpg

  ■ 曾小蓉 本报记者 娄红淑

  八月,重庆市彭水工业园区阳光明媚,生机勃发。沿金色大道走进园区,昔日的荒滩地上,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园已经在这里迅速崛起。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短短时间内发生的嬗变,使人真切触摸到了彭水竭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强劲脉搏,也感受到了该县“无中生有抓项目”发展理念带来的深刻变化。

8.jpg

1.jpg

  彭水工业园区位于重庆市两小时经济圈内,地处彭水县保家镇鹿山居委1组,距重庆主城区180公里,距彭水县城18公里,距渝怀铁路保家货运站1公里,距渝湘高速公路保家收费站2.5公里,渝湘高速铁路、渝湘高速公路、渝怀铁路、“319”国道横贯园区,交通十分便利。

  当记者一行进入彭水工业园区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座雄伟壮观、充满现代化气息的高大厂房,一条条宽阔平整、纵横交错的柏油马路,一片片花草葱茏、如锦似织的花圃绿植……很难想象,就在此之前,这里还是一片乱石遍野、荆棘丛生的荒滩地。

  据悉,自2009年7月彭水工业园区建设以来,已竣工建成铁路连接道大桥、郁江1号大桥;建成房屋30万平方米,其中标准厂房23万平方米、廉租房4万平方米、科技孵化楼3万平方米;建成道路8.9公里、市政管网21公里;建成自来水厂(日供水0.6万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0.3万吨)及北岸污水提升泵;建成南岸桂园路居民安置点;建成郁江南北两岸防洪堤3.6公里、北岸场平800亩等。建成区达1.6平方公里,正在建设区2.9平方公里。

  2015年以来,按照彭水县委、县政府决策要求,工业园区强化“公司化运作”工作机制,园区管委会内设机构撤销,人员划归县国资管理中心委派管理,负责园区重大事项的决策、重点工作的研究部署、园区发展方向的把握,部分职能职责交予园区实业公司履行。园区实业公司于2008年12月成立,注册资本15000万元。主要经营:工业园区国有资产;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筹资、融资和投资;土地综合整治开发;代表国有出资人承接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建设开发;招商项目策划、设计、咨询和包装;建筑用石料加工、销售;物业管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环境卫生整治与管理等。

  彭水工业园区以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为核心,充分利用保家工业园区优越的交通及区位优势,积极融入重庆产业发展体系。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优化、提升工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渝东南地区重要产业集群。目前,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健康食品、生物医药、特色轻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南岸区域以特色轻工轻纺产业为主,北岸区域以健康食品产业为主。截至目前,共有入园实体企业32家。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随着园区的加快建设和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太极不老泉水、宏绿自热食品、火吉健康饮料、那之味食品、三五三九巨盾鞋业、五新鞋业、亿友鞋业、铬帅服饰、盘盘乐塑料制品、苗王镇虎香草、颈泰苗枕等,一个个好项目、大项目先后落户园区。过去几乎不敢想象的产品已经从这里生产出来,并且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出口国外。

2.jpg

3.jpg

4.jpg

5.jpg

  推动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调研

  据工业园区负责人肖林军介绍,2020年4月,由县领导罗远江牵头成立的调研组,对该工业园区进行关于推动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时指出,尤其是聚焦高质量发展,突出生态工业主攻方向,加快构建以健康食品、生物医药、特色轻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特色资源绿色加工产业集群,全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生态工业体系逐步形成,主导产业集群加速建成。红薯精深加工、民俗特色产品加工、茶酒制品加工等集群化初显;以搬运帮为代表的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实现突破,成长型企业产值增长较快;阿依达太极泉水、宏绿食品、茂田水泥等骨干企业支撑明显;三五三九巨盾鞋业、火吉果、苗枕等新增长点加速形成。

  工业园区集聚效应初显。工业园区建园10余年来,通过历届县委县政府不懈努力,园区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本届县委县政府,着力腾笼换鸟、提质增效,园区配套功能日趋完善,园区产值实现倍增,健康食品、特色轻工等多点支撑格局更加巩固,园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生态工业基础更加夯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聚焦生态工业,大力培育健康食品、生物医药、特色轻工、新兴产业等产业集群的共识普遍形成,抓生态工业力度不断加大,成效日趋明显。发展生态工业的规划体系、组织体系、政策体系、招商体系加快建立,产业扶持政策导向明显,生态工业招商专项小组统筹作用逐步发挥。坚持生态特色工业园区定位,扎实实施园区产值倍增计划,深化镇园一体化产城景融合发展,深入开展园区服务管理“规范年”行动,开展“大招商、招大商”突破年行动,工业园区在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推动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平台支撑作用日趋明显。

6.jpg

7.jpg

7.jpg

9.jpg

10.jpg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措施

  大力培育四大产业集群。瞄准健康、绿色、生态消费需求,大力发展以太极不老泉水、自热食品、红薯制品、调味品、肉制品、茶制品、酒制品等为主的健康食品产业,以中药材加工、苗医苗药加工等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制鞋、服装、民俗工艺品等为主的特色轻工产业,以节能环保、智能装备、新型建材等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特色资源绿色加工产业集群。

  深化郁江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工业园区作为彭水“一心两带三片区六重点多节点”城镇发展格局的重要板块,在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深化产城景融合发展中实现新作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努力构建“一园三组团”生态产业发展体系,以彭水工业园为中心,保家组团、新田组团及乔梓组团为构成部分,充分发挥各自主导产业优势,不断增大彭水工业板块的总体量。重点依托保家工业园区,培育健康食品、生态康养、文旅、农旅等生态特色产业,推动沿线各乡镇联动发展。联动长生镇、乔梓乡、芦塘乡等大力发展健康食品、精深加工、生态康养业等,打造生态工业集聚区。注重突出保家生态镇镇园一体化发展,加快南岸堤防工程建设,并延伸至保家场镇,促进园区与保家集镇的深度融合,推动保家集镇拓展整体“转向”,由沿路(公路)发展转向为临江(郁江)、靠园(工业园区)发展。

  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构建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加大县内外招工力度,吸引带动更多创新企业、创新人员到彭水工业园区发展,帮助企业解决技能、用工等方面的困难,解决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等方面需求。加强规划布局,有序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园区重点项目策划、包装、储备和争资力度,相关专项资金和政策扶持优先向园区集中和倾斜,吸引带动更多企业加强关联产业链接,推动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实现产业集群发展。以优化服务为主线,实行专人专班,强化跟踪服务,在园区内实行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建设、统一设施配套、统一政策措施,对入园企业实行“一对一”“一条龙”“保姆式”全程跟踪服务,做到“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着力在提升营商环境方面实现新突破。

  加大中小企业升规培育。在企业创办、扶持优惠等方面对新办企业给予重点倾斜,简化各种审批手续,加强事后监管,促进其上规模、上水平,成为可培育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有发展潜力、成长性较好的规模以下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用工、融资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11.jpg

12.jpg

  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调研组紧紧围绕推动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暨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这一调研主题,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内涵、目标定位和战略重点等,统筹谋划“十四五”规划编制,切实加大南岸河堤项目、北岸污水处理厂项目、郁江流域河道治理及水生态修复项目、大健康产业园项目、工业园区铁路物流仓储集散中心项目、智慧园区、保家至郁山快速通道项目、园区至三江口堤防及滨江大道等一批重大项目策划、包装、储备、申报、建设力度,力争更多项目挤入全市全国盘子,争取国家、市级政策资金更大支持,力争更多大项目、好项目推出招商,招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彭水。

  “十三五”期间,彭水工业园区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园区一班人群策群力,务实进取,各项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基础建设推进有序。新建南北两岸堤防工程、北岸友谊路工程、北岸场平工程、北岸污水管网及提升泵工程、农产品仓储物流基地建设项目、北岸水文站工程、南岸取水泵站工程以及续建桂园路安置点、制鞋产业园工程、一号地块标准厂房等18个大小项目。二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从先前单一的行政招商发展到现在的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基本实现了实体经济、总部经济齐头并进的招商局面。三是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实行“一对一”服务企业机制,为入园企业配备服务小组,提供保姆式服务。积极主动帮助协调企业享受优惠扶持政策。帮助企业以商招商,寻找合作商机,盘活停产企业。积极协调解决企业证照办理、融资服务、招工、原材料组织、子女入学等困难和问题。四是精准扶贫成效明显。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充分发挥园区优势,切实强化责任担当,扎实实施产业扶贫送订单、就业扶贫送岗位、社会扶贫结对帮扶“双送一帮”助力脱贫攻坚行动。

13.jpg

14.jpg

15.jpg

  加快转型升级谱写“高质量”产业篇章

  有十余年沉淀下来的“基础”作支撑,工业园区在培育和壮大创新主体项目及人员的同时,以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技改智改和绿色化改造,加快形成创新龙头企业为引领、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发展体系。重点推进创新型项目建设,围绕新材料、新能源,带动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信息产业,积极培育先导性、支柱性示范项目。

  2021年,在“十四五”的重大机遇面前,在立足生态特色工业园区定位的前提下,工业园区全力争取实现“六个十”目标,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新招引实体企业10家、新建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新增工业增加值10亿元、创建健康食品品牌10个、实体企业入库税收增加10%。与此同时,扎实实施园区产值“倍增计划”,深化镇园一体化产城融合发展,建设绿色化智慧化精细化园区,提速完善园区服务配套功能,营造干净、整洁的园区环境,不断提升园区产业增长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最优产业“软环境”。

  强化规划引领推动“产城景”融合发展

  另据了解,2020年7月,彭水县委书记钱建超来到彭水工业园区调研该县工业经济运行发展情况时强调,要进一步深化工业园区战略定位,强化规划引领,扎实推进彭水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指出,彭水工业园区已有十余年历程,在发展规模、入驻企业、总部经济发展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在与该工业园区领导的谈话中,针对围绕工业园区战略定位的问题,钱建超希望未来该园区能够进一步夯实工业发展平台,不断优化园区配套服务,并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推动“产城景”融合发展。

  素有“乌江画廊”美誉之称的彭水,在占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的优势外,一代又一代彭水人民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工业园区也正以生机勃勃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最后,该工业园区负责人肖林军表示:通过深入分析本地及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具体形势,详细解读当前园区所处的历史方位,明确了园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科学谋划了“十四五”发展战略。以“千方百计强基础”“竭尽全力扩平台”“全力以赴强企业”“增产加力抓项目”等多项措施,未来会“更佳生态、更快革新、更优服务、更好作风”的唱响产业兴盛之歌。对未来的发展,该园区负责人表示他们信心十足。

  采访结束,记者站在工业园区综合大楼,耳边仿佛又响起乌江边上那雄壮、扎实铿锵、高亢激昂、巨大的船工号子声,仿佛又看见当年纤夫那不畏艰辛,吃苦耐劳,团结向上,努力拼搏的背影……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