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新闻链接Ⅰ
全国百家旅行社组团游彭水
5月18日至20日,节赛期间,来自全国各地区旅行社、媒体平台及旅游协会组成的百家旅行社走进彭水各大景区,通过亲身体验和推介交流,深化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助推彭水文化旅游发展。
在为期3天的实地考察过程中,各旅行社负责人根据彭水旅游精品线路对摩围山、蚩尤九黎城、阿依河景区进行踩线活动,全面细致地了解了彭水景区的旅游资源、整体风貌、游览路线、项目设施、食宿环境等。在蚩尤九黎城,气势恢宏的蚩尤九黎城让一行人震撼。刚入景区大门,百家旅行社负责人就被依山而建的苗族建筑群深深吸引,大家纷纷赞叹九黎城建筑的壮观、恢弘。
旅行社踩线团在蚩尤九黎城欣赏了蚩尤祭祀大典、万人踩花山等活动。随后的特色长桌宴,嘟卷子、烧白、豆花、郁山三香等彭水美食,让旅行社一行大饱口福和眼福,阿哥阿妹们唱着山歌敬着酒,让旅行社踩线团感受到了浓浓的苗族风情。
“第一次到彭水旅游,给我的印象是精彩、震撼,颠覆了以往彭水给我的印象。蚩尤九黎城拥有浓郁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氛围,特别是祭祀大典和踩花山活动非常精彩,给我的印象最深。”重庆森林国际旅行社代表刘铭说,我认为彭水最大的名片就是世界苗乡,独特的苗族文化和民俗风情,对游客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可以进一步挖掘和深化苗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抢占制高点,提升彭水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在景区推介会上,四川省阆中市、西昌市、彭山区、彭水县先后作文化旅游资源及线路推介。苗家娇阿依全方位介绍了彭水的旅游资源、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人文地理、经济发展等相关内容。随后,大家就资源共享、客源共送、合作共赢等方面进行深度交流,努力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合作共赢。
“参加这次组团旅游活动,我深深感受到彭水是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特别是气势恢宏的蚩尤九黎城,让人流连忘返。今后,我们将依托双方旅行社渠道互通组织市民前来旅游,实现互惠互利。同时,多渠道、全方位大力宣传彭水旅游,推进两地旅游纵深发展,实现旅游再上新台阶。”阆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股股长董俐君介绍。
百家媒体矩阵式宣传彭水旅游
欣赏万人同唱娇阿依、共舞踩花山,观看刺激惊险的水上运动大赛,聆听原汁原味的苗族民歌,体验浓浓的苗乡风情……
连日来,全国百家融媒体记者齐聚彭水,用镜头记录这座生态优美、灵动的山水之城,用手中妙笔描绘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体验苗乡风情
5月19日上午,全国百家融媒体记者来到蚩尤九黎城参加2021·第十届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开幕式,刚到蚩尤九黎城,记者朋友们就被满是苗族风情的建筑深深吸引,拿出手机、相机、摄像机记录苗乡之美。
开幕式上,身着节日盛装的苗乡儿女们载歌载舞,用动人的舞技、动听的歌声,庆祝苗族盛大的传统节日,将现场演绎成舞与歌的海洋,引得媒体记者沉醉其中。
利川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任茂盛从活动一开始就拿着手机、相机不断地来回切换拍摄。他说“我要全部记录下来,回去以后慢慢欣赏。民间祭祀蚩尤典礼让人感到震撼,踩花山民族风情浓郁、场面盛大,这些节目将苗乡的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以后有机会带上家人朋友再来彭水游玩。”
感受速度激情
5月19日下午,“蚩尤九黎城杯”第十届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在乌江彭水县城水域开幕,媒体记者们共同欣赏惊险刺激的水上运动,感受彭水千年苗都风情、精彩节赛活动。
开幕式现场,记者朋友们被水上表演所吸引,水上瑜伽、水上飞人,摩托艇竞赛等让人眼花缭乱,记者朋友们抓拍的相机快门声响成一片,他们集中精力关注每一场表演、每一场比赛,不愿错过每一个比赛细节,把精彩的画面全部记录下来。
“第一次来到彭水,现场观看到水上运动大赛,觉得十分幸运。这样的赛事,既有地方特色,又很高端、大气,各具特色的文化不断碰撞,现代生活与民族风情深度融合,体现了彭水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使我深深感到彭水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黄河新闻网记者石晶在现场一边观赏比赛一边不停地拍摄。
旅游带动发展
山因水而秀美,水因山而灵盈。彭水是一个山水相融、风光绮丽的灵秀之地,拥有“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是重庆唯一以苗族为主、全国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重庆的苗乡、中国的苗乡、世界的苗乡,有摩围山、七曜山等生态屏障和乌江、郁江等生态水系,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苗族文化、盐丹文化、黔中文化和红色文化。
“通过这几天对彭水的了解,体验到了彭水特别独特苗族文化,感受到苗乡儿女们的热情。彭水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通过对本地资源的不断挖掘发展,使得旅游业成为彭水的一个支柱性产业,带动当地百姓发展旅游增加收入。”新华社重庆分社记者吴龙说,这次苗乡之行,感受到苗乡彭水的独特魅力、发展活力和巨大潜力,相信彭水这座魅力之城未来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踩花山节开幕式,场面壮观宏大,很有看点,尤其是苗族服饰艳丽多彩,非常漂亮。”新华网记者刘文静说,彭水把苗族的蚩尤文化做成彭水旅游的文化品牌,相当成功。
“一节一赛”打开通往世界之门
彭水地处武陵山脉和大娄山脉的交汇地带,境内峡谷奇险纵横、溶洞千姿百态、山川秀美怡人,武陵山、大娄山、七曜山三山相拱,森林覆盖率58.9%,是全市森林资源大县;拥有乌江、郁江、普子河、诸佛江、阿依河等生态水系,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重庆唯一“水利能源基地县”,被联合国环境基金会评为“绿色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
如何把满目的绿水青山,变作自己的金山银山,是曾顶着“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彭水人,苦思多年的问题。
新的破题从2011年开始。当年9月20日,重庆市第二届渝东南民族生态旅游文化节暨首届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在彭水开幕。中国摩托艇联赛首次走进西南地区扎根彭水。一时间,令彼时还“养在深闺”的彭水县城万人空巷。赛事的举办,成功实现了“体育为媒、赛事搭台”,为“不墨乌江画,无弦苗乡音”的彭水,推开一条通往世界的大门。
2013年,彭水按照“以节为媒,包装产品,发展旅游”的思路大力打造和营销“一节一赛”,向世人展示彭水神秘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各族人民勤劳、勇敢、自信、进取的精神风貌。在“一节一赛”的拉动下,当年彭水共接待游客55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累计达到16.6亿元。“一节一赛”品牌效应初显。
2016年,彭水大力实施“旅游+”战略,集中发力,丰富完善“世界苗乡,养心彭水”、“中国爱情治愈圣地”的文化元素和活动内容,开始常态化举办“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和“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等节赛活动,提升自身整体形象和影响力,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这一年,彭水县旅游业增加值达到32.519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5.27%、全市排名第2位,旅游业逐步跃升为彭水的第一支柱产业。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彭水脱贫振兴的最大靠山。
■ 谢豫川 赵勇 本报记者 娄红淑
5月19日至22日,2021·第十届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和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分别在重庆市彭水县蚩尤九黎城和乌江彭水县城水域精彩上演。苗乡儿女穿着节日盛装,同唱娇阿依、共舞踩花山,庆祝苗族盛大的传统节日,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彭水体验苗乡风情、欣赏水上运动。
据了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按照苗族传统习俗,结合文旅融合发展,近年连续举办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并同步举行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简称“一节一赛”。作为苗乡彭水最为闪亮的文旅名片,“一节”,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目前已被列入重庆市非遗保护项目名录;“一赛”,中国摩托艇联赛重庆彭水大奖赛被命名为“重庆市体育旅游精品赛事”。
今年是彭水“一节一赛”十周年,围绕“欣赏水上运动· 体验民族风情”主题,以及“一节一赛”两条主线,彭水精心策划了2大类19项活动,着力彰显品牌、体现创新、突出融合。
万人同唱娇阿依
万人共舞踩花山
19日,2021·第十届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在彭水蚩尤九黎城盛大开幕。上万苗乡儿女齐聚一堂,欢聚蚩尤九黎城,同唱娇阿依,共舞踩花山,共同欢庆苗族民间盛大传统节日。
娇阿依,原是苗族的一种盘歌形式,“娇”是对歌时对对方的昵称,“阿依”则是苗歌中的衬词。后来演化为苗歌的一种曲牌。
踩花山节,是彭水苗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在苗寨的花坝子举行,苗族同胞盛装汇聚到花坝子,祭祀蚩尤,尽情地对歌、盘歌、跳舞,以节助兴、以节传情、以节为媒,释放劳作的艰辛、传递丰收的喜悦、收获爱情的幸福。
踩花山节,是彭水苗族最隆重的民族传统佳节。这一天,苗乡儿女跳起苗族传统舞蹈——踩花山,表达心中的喜悦,表达对远方客人的欢迎,共同祝愿生活幸福美满,吉祥如意。
靓耀花山 苗家歌舞展风采
“山歌不唱哟,就不开怀哟,娇阿依……”婉转动听的娇阿依、深情款款的《苗乡等你来》……一首首苗歌,唱出了上万苗乡儿女的热情好客,唱出了苗乡儿女对浪漫爱情的希望,也唱出了苗乡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方歌声萦绕,万人共舞踩花山在欢乐的声乐合奏中,徐徐拉开帷幕。活动现场,苗家儿女身着五彩斑斓的苗族服饰,头戴独具特色的苗族银饰,盛装齐聚在蚩尤九黎城,舞一出民舞,赴一场盛宴。伴随着时而轻快、时而舒缓、时而奔放的音乐,苗乡儿女以舞传情、以舞会友,以鼓乐相迎、以鼓乐抒情,通过洗漱、薅草等基本动作向观众们展示了苗家特有的生活习俗、民族风情和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幸福生活的绝妙风采。
古色古香的蚩尤九黎城苗戏楼前,苗歌此起彼伏、抑扬顿挫,有张有弛,充分展示了苗乡儿女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勤劳质朴、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也体现了彭水人民对美好新时代的感恩,对美好生活的新希望。
炫彩苗乡 民俗精粹扣心弦
苗鼓打起来,山歌唱起来,苗家姑娘舞起来。
苗鼓飞扬,龙腾狮跃,伴随豪迈而雄浑的鼓点,苗乡儿女矫健而勇武的身姿展现在众人面前。
激情芦笙,扣人心弦,深沉而宏亮的音符,表达着苗乡儿女在盛大节日里的神采飞扬。
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在阵阵欢呼声、喝彩声中,民俗精粹展演《苗鼓飞扬》《龙腾狮跃》《激情芦笙》轮番上演,将苗鼓、舞狮、芦笙等非遗文化,以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舞蹈艺术形式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为观众呈现一场视觉上的文化盛宴。
“看完节目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彭水真是了不起,这么盛大的场面很少看到,我作为彭水人感到骄傲。”市民廖邦瑜还是第一次来到现场观看踩花山节开幕式表演,“往年因为上班都没时间来,今天特意请了假到九黎城看表演,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无尽魅力,真是不虚此行,以后每年都要来。”
颂歌党恩 红色经典永流传
炫彩苗乡,争奇斗艳,炫彩中国,灿烂辉煌。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苗乡儿女用歌声唱出最真诚的祝福。 《东方红》《唱支山歌给党听》……苗乡儿女敞开心扉,唱响红色经典,纵情颂歌,致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今年我们融入了唱响红色经典板块的节目表演,以苗乡儿女最美的歌喉和最美的舞蹈,带着深深的情意,带着深深的祝福,带着虔诚的心愿,庆祝建党100周年。”彭水县文化馆馆长王映光说。
能歌善舞的苗乡儿女,载歌载舞,以这样浪漫的形式,衷心祝愿祖国越来越美好。
“每年都参与这一天的盛会,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意义不一样,特别开心。”谭明菊是湖北人,今年是她嫁到彭水的第十一年,每一年的踩花山节她都参与,“以往是作为表演嘉宾在现场跳舞,今年作为观众观看表演,场面恢弘大气,感觉更加激动人心。”
此刻,苗乡儿女嘹亮的歌声穿越大江南北,献给伟大的党,健美的舞姿汇聚成美好的画卷,献给伟大的祖国。
一百年辉煌历程,一路颂歌一路梦;一百年峥嵘岁月,几多风雨几多情。万人同唱娇阿依,万人共舞踩花山,上万观众共同体验这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共同见证这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共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越来越富强。
水上上演速度激情
乘风破浪拼出精彩
彭水水上运动大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成功入选“重庆市体育旅游精品赛事”,还成为文化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一大亮点,充分展现了苗乡彭水的独特魅力、发展活力和巨大潜力,提升了彭水知名度美誉度。十年接续举办的“一节一赛”,已经成为彭水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文旅活动,助力旅游业成为彭水第一支柱产业。
水上运动大赛,让体育运动与山水城市完美融合,是彭水水上运动大赛的一大特点。
5月19日下午,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响起,“蚩尤九黎城杯”第十届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在乌江彭水县城水域举行。
在4天的时间里,一场场巅峰对决,点燃夏日激情。宽阔的乌江江面波浪声、滑水声、音乐声、呐喊声,声声悦耳,合奏出一首动人的乐章。
摩托艇激情搏技
乌江江畔人头攒动、群情振奋。所有摩托艇在浮动码头一字排开,随着发令哨响,一艘艘摩托艇万箭齐发,在乌江水域上演速度与激情的巅峰对决。
此次比赛,共有全国22支摩托艇代表队近130余名职业选手,挑战水面上的“速度与激情”。
由于疫情影响,今年重启的摩托艇联赛,参赛项目与以往相比没有改变,参照国际摩托艇运动联合会赛制,执行中国滑水潜水摩托艇运动联合会制定的摩托艇竞赛规则,分为排位赛、轮次赛、决赛三个阶段。设置坐式水上摩托原厂级(RS1)竞速赛、坐式水上摩托限制三级(RL3)竞速赛、坐式水上摩托公开级(R0)竞速赛、立式水上摩托公开级(J0)竞速赛、坐式水上飞人、中国方程式摩托艇(F4)竞速赛、“爱情艇好”双人竞速赛七类竞技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年前来彭水参加比赛的队员,如今已成长为参赛队领队。
在碧波绿水上,多艘摩托艇在水面滑翔疾驶,如蛟龙入江,威猛壮观。在运动员们熟练的操纵下,摩托艇时而一个接着一个相互追逐,时而交叉穿梭,时而又艇身直立,向前方喷出穹形水柱,上演着现实版的“速度与激情”。
马达轰鸣,浪花飞溅,水上摩托运动的刺激、惊险,吸引了不少过往游客和民众前来一睹为快。精彩的比赛让人在惊险刺激中深切地感受到水上运动的魅力,不由地连声叫好。
桨板运动趣味时尚
“加油!加油!”随着彭水娇阿依游泳俱乐部桨板代表队的出场,现场被欢呼声和呐喊声引爆。
碧波之上,五颜六色的竞速桨板一字排开。随着发令枪响,运动员们赤脚抓板,奋力挥桨,高速滑行。五颜六色的桨板、色彩斑斓的运动服交相辉映,构成一道名副其实的“流动风景线”。解说席细致解说比赛的每个细节,普及桨板赛相关知识,岸边观众纷纷击掌叫好,为这群“水上精灵”的飒爽英姿加油喝彩。
今年,中国·彭水桨板公开赛是此次大赛新增项目。桨板运动由一桨一板组成,亲水性强、玩法多样,是一项安全、环保、成本低、易操作、易普及的无动力水上运动,是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在群众体育和大众参与层面重点推广落地的项目,是一项根植城市、具有独立|P的城市体育品牌赛事。
此次桨板公开赛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20余名运动员参加,其中彭水本地的参赛队员有近20人。此次比赛设置公开组、大师组、大学生组三个组别,进行男子6KM竞速赛、女子6KM竞速赛、男子1500M技巧赛、女子1500M技巧赛、俱乐部200M龙板竞速赛五类竞技项目。
赛前,组委会为众多参赛者进行了专业培训,许多第一次参与体验组选手很快掌握了这项易上手的桨板运动,并且使用跪式、坐式完成了比赛。
“参与桨板运动一方面是我的爱好,主要还是为了进行水上救援。今天是我第一次参加桨板运动比赛,希望能取得好成绩。”彭水娇阿依游泳俱乐部桨板代表队队员宁相梅说。
“爱情艇好”以情动人
5月19日下午,“爱情艇好”情侣摩托艇挑战赛展开第一轮角逐。32对情侣组合抽签决定PK对手,两两对决。情侣共乘一艇,绕赛场一圈,用时最短者获胜,胜者晋级,负者淘汰。
2017年,独具彭水特色的群众体验赛“爱情艇好”首次进入中国摩托艇联赛竞赛赛程中,而今年,“爱情艇好”再一次进入了中国摩托艇联赛的正式赛程。彭水站也成为众多赛站中唯一一个将地方性赛事融入到联赛的城市。
今年的比赛也延续了往年的做法,比赛采用淘汰制,32对情侣分成16组依次进行两两PK。比赛中,情侣们在江面上感受摩托艇速度与激情的同时,还在浪花中大秀恩爱,上演比翼双飞的浪漫画面,水花四溅,你追我赶。
据悉,“爱情艇好”情侣摩托艇挑战赛赛前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100对情侣参加,经过赛前比拼,32对情侣进入正式比赛。
尽管所有情侣都不是专业选手,但大家认为,能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水上竞速,是一件既难得又刺激的事情,更是爱情的见证。
来自北京的媒体人赵卓亲身体验了一把“水上漂”,结束体验上岸后,尽管全身湿透,但她依然意犹未尽,还沉浸在兴奋当中,“在教练指导了技术要领后,我就坚信自己不会落水了,最初确实有点紧张,后来完全只在回想技术动作了,希望明年比赛能有媒体组别,我肯定报名!”
来自四川宜宾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应珂边看水上表演边说:“当水上飞人在乌江上一飞冲天或者摩托艇逐浪飞奔时,远山近水和城市与体育运动完美融合,在一动一静之间给人不一样的视觉享受,很有冲击力,有机会一定去亲身尝试一下。在彭水的采风收获很多,希望下次能够再来,深入感受彭水山水、城市之美和民族风情特色。”
回眸“一节一赛”
感受发展变迁
●2011摩托艇联赛让彭水万人空巷
2011年9月20日,中国摩托艇联赛首次于西南地区开赛,来自全国的8支代表队在彭水展开激烈角逐。新颖的比赛,让彭水县城一时万人空巷。
●2012融合苗乡文化推出“一节一赛”
彭水将中国苗族文化旅游节暨九黎庙会和蚩尤祭祀,及中国摩托艇联赛与中美澳艺术滑水精英赛两个主赛事组成的水上运动大赛整合为“一节一赛”,融入苗乡文化的“一节一赛”自此正式叫响。
●2013跻身“重庆十大影响力区县节庆”
中国摩托艇联赛步入快速发展期,赛事观赏性、竞技性更强。彭水按照“以节为媒,包装产品,发展旅游”思路举办的“一节一赛”,被评为“重庆十大影响力区县节庆”,品牌效应逐渐凸显。
●2014群众开始参与赛艇竞技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中国摩托艇联赛为彭水站量身定制了“爱情艇好”群众体验赛,让群众也能参与赛艇竞技。依托“一节一赛”,全县游客接待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均实现一年翻番。
●2015“一节一赛”升级更具影响力
中国摩托艇联赛参赛专业队伍从最初的8支发展到17支,并首设职业、专业、挑战三个组别。彭水在深挖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内涵基础上,不断调整节赛思路、创新节赛载体、丰富节赛看点。“一节一赛”成为更具参与性和影响力的复合型IP。
●2016自建队参赛“旅游+”战略成效初显
中国摩托艇联赛成为重点打造的国家级赛事。彭水组建了自己的专业队伍参赛,获两金两银一铜好成绩。彭水大力实施“旅游+”战略,全县旅游业增加值全市排名第2.旅游业逐步成为彭水第一支柱产业。
●2017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中国摩托艇联赛进行个性革新,尝试设置P750S高速橡皮艇竞速赛项目,赛事更具观赏性和参与性。彭水“一节一赛”活动荣获“年度旅游传播整合营销案例榜”大奖,“一节一赛”成为彭水经济发展的高效发动机。
●2018赛事再度升级,活动时限延长
中国摩托艇联赛提档升级,首次达到21支赛队200余名选手规模。彭水围绕“欣赏水上运动·体验民族风情”主题和“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中国·彭水水上运动”两条主线,策划了2大类26大项39个子活动,活动时间延长至同年10月。
●2019“一节一赛”助力旅游指标创新高
中国摩托艇联赛成为国内最成功的水上运动赛事之一,有效提升了彭水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一节一赛”助力全县游客接待量从2012年的340万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302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10亿元提高到150多亿元。
“旅游+”融合发展
推动彭水高质量发展
过去十年,彭水坚持节赛搭台,经济唱戏,不断扩大“一节一赛”品牌效应,充分彰显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走文旅融合型高质量发展路子,高质量打造“世界苗乡·养心彭水”品牌。以苗族踩花山节为主体的“一节一赛”已成为苗乡彭水最为闪亮的名片。彭水连续两年成功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为重庆市唯一入选区县。
阿依河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乌江画廊、摩围山、蚩尤九黎城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鞍子罗家坨苗寨、善感周家寨、太原泉水渔都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摩围山创建为市级旅游度假区;九黎城、摩围山被评为重庆市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这些闪亮的名片背后,是彭水抓实旅游产业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彭水以“旅游+”融合发展为抓手,让“风景”变成产业,将“美丽”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唤醒绿水青山,捧出金山银山。
节赛搭台,助推的不仅是旅游。这些年,彭水持续打造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渝东南生态旅游文化节等系列节赛活动。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突出品牌引领、活动助推、全域建设、彭水特色。“一节一赛”已成为助推彭水精准扶贫脱贫和乡村振兴的“发动机”、“催化剂”。十年来,彭水的民族文化实现大繁荣,生态工业实现大突破,城乡面貌实现大变化,交通建设实现大提升,教育事业实现大发展,旅游产业实现大崛起。特别是彭水综合实力已实现从2011年80多亿到2020年240多亿的大跨越。
无论是彭水蚩尤九黎城,苗乡儿女载歌载舞庆祝“踩花山”苗族传统节日,还是乌江彭水县城水域,十余支专业运动队、百余名专业运动员参与的激情赛事,十年接续举办的“一节一赛”,已经成为彭水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文旅活动,助力旅游业成为彭水第一支柱产业。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彭水聚焦“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目标定位和“行千里·致广大”价值定位,按照“品牌引领、活动助推,全域建设、彭水特色”发展路径,依托“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和“旅游+”战略,全力助推旅游发展提档升级,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一节一赛”也必将成为打造世界苗乡·养心彭水最为闪耀的名片。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