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新华社客户端发文呼吁: 理性看待“茅台稳价”, 而不是借题恶炒

企业报道  2021-02-01 19:52:08 阅读:4130

  最近,有关“严打”茅台酒的各种传言在互联网传播开来。2021年1月30日晚间,新华社客户端发文呼吁,勿传播“严打”茅台加价销售等不实消息。

  新华社文章指出,有关“严打”茅台酒的传言中,不少表述内容失实,更像是“蹭茅台热度”的刻意炒作。报道特地提到了两个茅台传闻。

  日前有传闻称,“上海地区工商局严打茅台加价销售,价格超过指导价1499元即没收并另处罚款,多家酒行商超下架茅台。”随后,上海市场监管局就辟谣了这条消息。

  另一传闻是,“王某从个人手中零散收购茅台23瓶,然后加价出售,并表示这些酒都是真酒。但执法人员判定这些商品侵犯了注册商标专用权,全部没收并罚款7.5万元。”

  消息也很快被杭州市江干区市监局工作人员澄清,“该报道是假新闻”。真实情节为2019年12月,王某因销售假酒被查处,被依法认定为“商标侵权”,被罚没假酒并罚款。

  新华社文章认为,两则被大量转发的传闻均被证实为谣言。其内容大多源自背景各异的自媒体臆造结论,借茅台稳价的热度,赚足眼球。

  新华社还提到传闻中所谓“茅台‘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炒酒、倒卖酒行为”。文章说,这一表述有明显逻辑硬伤——作为一家企业,茅台集团并无执法权力。其系列“稳市稳价”措施,为企业内部对经销商团队及平台的管理,属于维护自身市场终端供应体系的企业行为,与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行政执法并非同样性质。

  相关报道还列举了自2020年11月以来,茅台集团持续释放多个“稳市稳价”信号——加强检查、加大投放;要求经销单位“应售尽售,不留库存”“实现到货量100%销售”“100%拆箱清零库存”等一系列拓宽渠道、拓展平台、调整销售计划动态的举措。

  新华社报道认为,茅台集团推出的一系列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紧张的市场状况,遏制了茅台酒价格持续上升。

  相关文章指出,市场稳定才有消费良性增长,而关于茅台稳价的种种不实传闻,对于厂家、商家和广大消费者,都是无益之举。应当理性地看待“茅台稳价”,而不是借题炒作。

  (本报记者 樊瑛 张建忠 组稿)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