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清泉润后生 百年树人兴川剧
■ 本报记者 唐勃
2020年9月29日,成都市青白江区花园沟青年川剧团携川剧绝活儿《变脸》和剧团的保留节目《驼子回门》来到清泉镇五桂村,参加“欢腾庆国庆,团圆迎中秋”文艺汇演,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此前,以花园沟青年川剧团故事为背景、赵小利主演的电影《活着唱着》,获得2019年金鸡百花奖提名。赵小利获得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她说:“作为花园沟青年川剧团的团长,我会加倍努力,珍惜所获得的荣誉,扎根基层认真演出,把最好的节目奉献给父老乡亲,让川剧之花在我们这一辈演员的努力下绽放。”
一直以来,花园沟青年川剧团扎根乡村,为川剧事业发展默默地奉献着。花园沟青年川剧团的变迁成长,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成都市青白江区文教事业发展的今昔巨变!
缘起 “草根”剧团在困境中崛起
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2006年5月20日,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起川剧与青白江的渊源,必须提到在中国戏曲界赫赫有名的人物——魏长生,他是川剧的创始人,出生在青白江城厢镇,因而川剧艺术在青白江百姓中有良好的声誉和群众基础。
多年前,有一家民间戏班,十几位演员来自省内各地,因为条件有限,他们除了演出,都分别担任不同角色的辅助工作,分工不同,团结协作,但他们的生存条件和现状,非常让人担忧,戏班为了生存,为了川剧的延续,奔波于各个乡村,出场演出费极少,生活条件艰苦……
然而彼时,民间戏班很受当地村民和附近百姓的青睐。2010年,当时的村支书彭兴树应村民的请求,为让留守老人更开心地看戏,专门提供戏台场地,活跃乡村文化市场,进而自筹资金近30万元注册成立了花园沟青年川剧团,并由村上每天给予100元资助金。川剧团团长赵小利是泸州人,13岁报考川剧学校,毕业后在一家县剧团唱戏。剧团解散后,进入戏班成为表演和管理骨干,剧团日渐兴旺。
成都电视台导演赵刚跟团三个月,记录了花园沟青年川剧团的艰辛历程,制作完成了纪录片《民间戏班》。随着此次以花园沟青年川剧团故事为背景、赵小利主演的电影《活着唱着》在全国的公映,大家也都认识了赵小利和她身后的花园沟青年川剧团。
2012年,由于修建成都第二绕城高速路,演出场地被征用拆除,他们只好离开清泉镇转辗于新都石板滩、泰兴和龙泉驿区等地,最后在15公里外的新都石板滩找到了演出场地,川剧团终于有了落脚点。随后,清泉镇也腾出了新的演出场地,免费提供给川剧团定期演出使用。据了解,剧团演员们的技艺十分精湛,让观众为之如痴如醉……
传承 培养新一代的演员和观众
赵小利不仅川剧演得好,如今她还身体力行地做着一些与川剧有关的教育工作,到学校亲自指导中小学生,为川剧发展培养未来的接班人。2019年4月18日,在青白江区教育局局长郭万俊的亲自推动下,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学校与花园沟青年川剧团强强联手开展了“川剧文化进校园”活动,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学校初中部和小学部分别开办少年宫川剧社团,通过表演授课方式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将本土的川剧艺术发扬光大。清泉剧团的演员会定期给孩子们上课,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此培养川剧新苗,让川剧发展后继有人。
据了解,双方的合作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在师资力量上,依托花园沟青年川剧团的艺术资源,形成推进合力。学校将传承工作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与有关学科相互融合,共同发挥育人作用。而花园沟青年川剧团则主要采取“基础课程+社团活动”的方式,把川剧作为学生艺术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以此培养川剧接班人。
花园沟青年川剧团负责人彭兴树告诉记者:“戏曲传承重在于提升青少年对戏曲文化的兴趣,要加强学生戏曲素养的熏陶、戏曲知识的普及、戏曲技能的学习,利用好音乐课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平台,做到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衔接,让戏曲因青少年学习而得以传承,希望校团联手举办的‘川剧文化进校园’活动能够让学校在树德和育人方面更上一层楼。”
“我们将矢志不渝把川剧这一非遗文化发扬传承,剧团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要生存要发展,更要注重社会效益,虽然剧团的演员去给学生授课会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但为了孩子们以及川剧的未来是值得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川剧’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毕竟川剧的未来要看他们。”彭兴树如是说。
发展 政府与社会共同浇灌文化新苗
记者获悉,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学校创办于1905年,学校坚持“以德育人,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秉承“进步即优秀”的育人理念,以“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拥有美好的人生”为己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四川省文明校园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20余项。
成都市青白江区教育局局长郭万俊认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民族文化必须后继有人、薪火相传。一直以来,成都市青白江区教育局积极作为,大力开展“川剧文化进校园”等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校园传统文化百花齐放,成绩斐然:学生蒋金津表演的川剧折子戏《人间好》入围第二十二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奖”,荣获金奖和十佳称号;师生完全自主创作的舞蹈《青铜》获成都市一等奖,受邀到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获好评;团区委获评全国西部计划优秀服务县项目办,完成新建省级民生工程儿童之家七个:在全国、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全区荣获多个一、二等奖;青白江区推送的少儿舞蹈《蜗牛》、《萤火虫》在成都市第十三届“美丽心情”舞蹈展演中荣获青少年组二等奖……
近年来,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青白江区教育局充分利用好川剧这一历史文化资源做好文章、做足文章,让青少年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文化精髓,健康成长,让川剧这一文化瑰宝不断开花结果。人们不难发现,以川剧等古老的文化艺术为载体,成都市青白江区文教事业生命之树常青的深刻内涵。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