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峰
金融作为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柱,在其发展和变革中不仅深刻地塑造着经济的繁荣,同时直接关系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其在经济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为实体经济提供着资金支持,推动企业的发展,还创造着就业机会,提升了人民的收入水平。金融的活力和稳健性对整个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着积极而持久的贡献。
融资是金融领域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对各行各业的企业而言,融资是业务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这包括了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债券转换、并购融资以及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融资的多样性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使其能够根据具体需求和市场条件,采取灵活而适当的融资策略。
在金融融资领域,创新是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应对市场竞争、满足客户需求的关键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融资创新已成为金融业核心竞争力之一。金融融资创新不仅促进金融业发展,还为社会带来更多利益。邵卫红作为金融行业连续创新的杰出代表,对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功不可没。在本篇人物专访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邵卫红在职业生涯中的显著成就和对行业的重要贡献。
2012年,率先联合创办行业第一个互联网票据平台——同城票据网
普惠金融最早由联合国于2005年正式提出。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国内普惠金融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普惠金融主要是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普通阶层和群体提供小额、高效的金融服务,重点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增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普惠金融的政策背景主要是为了解决“金融排斥”问题,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金融行业的监管政策也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随着央行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致力于提升企业支付和融资的便利度。在实体票据交易市场中,邵卫红以多年的经验和不懈探索为支撑,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并实践了线上票据交易的创新概念。他在2012年联合创始人身份成功创办了同城票据网,该平台曾一度是中国最大的电子票据交易平台之一。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该平台不仅消除了线下交易的信任危机,还解决了供需精准匹配的难题。这对小微企业迅速获取商业银行的贴现服务、为小额承兑汇票提供融资解决方案起到了巨大作用,降低了小额票据变现的成本。平台将票据的平均成交时间从线下多个工作日缩短至线上短短几分钟,显著提高了票据的流转效率。它不仅为小微企业间的相互融资创造了良性循环,还有助于解决小微企业在票据贴现市场中面临的融资难、慢、贵等问题,真正实现了普惠金融的最后连接。
同城票据网在2021年12月16日,第7届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IFCFI)论坛上,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发布《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21)—构建普惠金融生态体系》。在报告中,同城票据网以数字技术标杆平台的身份被纳入报告典型案例,并作为示范平台广泛推崇。在解决普惠金融发展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方面,邵卫红推动金融创新提供了一条成功的路径,对传统金融机构、乃至其他金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2022年,推动行业首单境外个人股东可转债申购业务
在早期阶段,由于法律法规、监管要求以及市场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境外个人股东未能参与可转债申购业务。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法律法规尚未明确规定境外个人股东参与可转债申购的具体条件和要求。此外,可转债市场初期规模相对较小,流动性不足,投资者对其认知和接受程度有限,这些因素限制了境外个人股东对可转债申购的兴趣。同时,该业务涉及外汇政策、境外融资、资金跨境、汇率管理等多个复杂问题,市场上缺乏相关经验,因此监管和企业并未特别关注跨境认购可转债。
然而,随着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完善与开放,可转债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至目前的万亿规模,市场成长过程中伴随相关配套转股规则的细化和实施。这一发展势头使得可转债对境外个人股东变得更加吸引人。在邵卫红及其团队的积极努力下,成功创造了境外自然人大股东认购可转债的创新范例。面对涉及外汇政策、境外融资等复杂问题,邵卫红领导的经验丰富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和有效沟通,成功克服了业务中的重要难点。
邵卫红向监管部门和政策制定者清晰地陈述了境外自然人大股东认购可转债对市场、企业以及资本流动的积极影响。通过与监管部门持续沟通,他深入了解现行政策的意图以及可转债发展的长远目标,推动双方对可转债融资的理解达成共识,并得到更深层次的洞察和分析。通过与政策制定者和监管部门的深入对话,他为可转债创新业务战略决策奠定了坚实基础。将政策理解转化为切实的提案和建议,他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他的提案更具可行性和实效性,为公司在创新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实质性的支持。在境外跨境融资的过程中,他们不仅确保了所有操作的合规性,而且保障了交易的安全性和合法性,为可转债的国际融资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成功不仅拓宽了可转债市场的境外融资途径,同时也为整个市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范。
2020年,行业首创可转债远期保价交易规则
可转债作为一种复杂的金融工具,其价格不仅受到债券市场的影响,还受到正股市场波动的影响。可转债规定在认购后存在半年的锁定期,该期间内不允许进行转股,这一规定给融资企业发行可转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这种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可转债市场参与者对未来市场走势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投资安全性的担忧。这样的市场环境使得参与者更加谨慎,不敢轻举妄动,从而影响了可转债的发展和交易活跃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邵卫红创新行业第一个可转债远期保价交易。这一创新性的交易规则大大降低了可转债在锁定期的认购风险,增加了可转债买方与卖方的成交概率,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据统计,该业务在2020年开始,邵卫红带领公司已经服务了超过650家的企业参与可转债融资,在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成为可转债融资市占率最高的民营企业。
这样的结果可能让人有写意外,但是当知道了背后的逻辑就会感到这是情理之中。具体来说,在邵卫红的领导下,公司团队通过“自下而上”把控优质上市公司,“自上而下”分析可转债投资机会两个方面。
在“自下而上”的分析中,邵卫红领导团队通过对整个可转债发行企业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基本面分析。他们深入挖掘企业的业务状况、财务指标和发展前景,全面了解企业的价值和潜在风险。其次,结合债券和期权的特性,将可转债拆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并分别采用估值体系模型进行估值和定价。这一步骤使他们能够相对准确地评估其内在价值,并预测可转债在未来二级市场上的表现。将这两部分的定价合并,形成了对可转债未来表现的准确判断。基于这一分析结果和时间因素,他们向客户提供了详细的报价,包括可能的价格区间。这种“自下而上”的方法确保了投资决策基于对每个标的的深入了解,提高了投资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在“自上而下”的分析中,邵卫红领导团队通过深入研究企业在宏观层面的各方因素,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策略模型,从而预测企业经营的产品是否将迎来增量。这一分析包括环境因素、市场需求因素、产品升级因素、市场垄断情况、企业的近期业绩和财报情况以及企业股价的波动和趋势。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方面,团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宏观基本面,为确认可转债投资机会提供详实而精准的分析依据。这种全面而系统的方法有助于投资者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投资潜力和未来发展趋势。
这套分析方法不仅适用于可转债领域的投资机会,而且在广泛的金融市场中都具有普适性。比如股票和衍生品等,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全面地了解各种资产的风险和回报。通过将复杂的金融工具拆解成可分析的组成部分,投资者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资产的真实价值,并在市场波动中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这种方法为投资者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敏锐洞察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此次深度专访,我们深刻了解了邵卫红在金融发展的贡献。他通过创新推动互联网票据平台、境外个人股东可转债申购规则以及可转债远期保价交易模式,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邵卫红的全面研究和分析方法不仅提供了对金融创新更深入的理解,也为未来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在金融发展和探索的过程中,邵卫红的经验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金融创新将持续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期望更多金融专业人士能够发挥创新精神,为行业的进步注入更多新的动力。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