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承建宜兴杨巷风电项目
•郭云琳
宜兴市杨巷镇位于宜兴西北,地处宜兴、金坛、溧阳三市交界,是无锡市新型小城镇之一。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杨巷镇的天空一望无际,蓝天下一座座风机矗立,一扇扇叶片转动,中国二十二冶集团用他们的双手,为这千年古镇开拓生态新篇章。
由中国二十二冶承建的宜兴杨巷风电项目,为“风电+光伏”一体的生态集成能源基地项目,风电项目核准容量40兆瓦,安装13台3.3兆瓦风机,塔筒高度140米,塔筒高度和单机容量均为苏南地区新标杆,是苏南地区首次采用本机型的风场。“风电+光伏”项目首创升压站节能土地,采用“发电、种植、养殖、旅游”一体化复合生态有机地将生态修复、清洁能源建设、观光旅游有机结合,实现生态效益、商业效益、社会效益共赢。
“江南是水乡之地,水源丰富且降水丰沛,全年多雨,连绵不绝的阴雨天气对我们施工进度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有时候根本没法施工,项目团队就这个事不知道开了多少次工程推进会。”回想起施工的这段岁月,项目经理感慨道。然而,面对诸多不利因素,二十二冶的建设者们迎难而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项目部利用建筑残渣,铺设了厚度达两米的道路,保障了运输车进场;为解决渗水严重的问题,技术人员通过两层钢板桩降低渗水速度,在桩基旁挖设集水槽、集水坑,并配备抽水机用于抽取集水坑内的积水,解决了环境因素造成的难题。
据了解,在工程建设中,二十二冶项目部通过采用电力与环境相结合,打造出了一体化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的发电模式,将生态修复和新能源建设有机结合,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与相同发电量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相比,该机组每年可节省标煤约2.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9万吨,减少灰渣1.1万吨。
如今,在宜兴杨巷,一排排风机矗立在平原上,机叶迎风旋转,与蓝天白云、绿野麦田交织在一起,构成苏南这片土地最美的画卷。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向宜兴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