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企业创新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创新,那么协会作为企业的服务平台,怎样促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协会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温平:要振兴铸造行业,把我国从铸造大国建设成铸造强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全体铸造工作者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协会作为行业组织,要切实发挥好桥梁、引导、服务、自律的功能,在贯彻国家各项产业发展政策的同时,及时准确地向政府反映行业发展的困难和诉求,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协会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制定有利于铸造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鼓励企业创新活动,例如协会为企业争取的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大大推动了企业创新积极性。
同时,协会通过举办国际铸造展览会、各种专业专题会议,促进更广泛的国内外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及开展合作交流搭建平台。
记者: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是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效果怎样?
温平:1994年国家实行税制改革后开始实行的。从那时起,协会一直在为骨干铸造企业享受“增值税先征后返”的行业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目前已经是第6批了。据不完全统计,享受这项优惠政策的企业在1994—2004年共获得返还税款10.26亿元。这些返还税款,对于企业开发新产品,进行技术改造,改进生产技术和装备,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扩大市场份额,增加销售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的意义和好处在哪?
温平:首先,这一政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该政策实施之前,铸造行业存在企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多数铸造企业只为主机厂配套,技术改造很难得到重视,由于该政策是本着行业向专业化、商品化、规模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政策支持的对象是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有独立法人的铸造企业,因此在政策执行期间有40多家全国著名骨干大厂的铸造生产车间从全能厂独立出来,成为面向全社会服务的独立法人单位。
其次,促进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由于原来铸造行业产业结构极不合理,设备老化、工艺落后的状况比其它行业企业更为严重,经过政策支持,大多数企业把该政策的反税款用在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上,企业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并且对高耗能和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了改造,其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也大大提高。
再者,促进了生产企业的发展。返税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增强了企业产品开发能力,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效率和铸件质量都得到了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