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名家访谈 >> 正文

油画家诠释的“羽毛的语言”

企业报道  2020-12-28 10:17:45 阅读:2673


  原标题:谭尚勤油画展“羽毛的语言”

  来源:新浪收藏

  近日,《羽毛的语言》谭尚勤油画展在北京的戏外美术馆开幕。本次活动由MAGA大都会艺术画廊协会主办,繁星戏剧村承办,并获得了大泽泉书画苑的支持。来自北京艺术界及北京美术家协会的业内人士前来参观,探讨谭尚勤油画中的笔触对颜色和线条的解构,与此种绘画展现出的以笔触在视觉层面重构现实的可能性。

  本次展览是谭尚勤第一次举办个展。作为一名新文艺群体艺术家,谭尚勤已笔耕近三十栽,他曾多此参加过全国性的油画大展,作品也曾被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等多家国内国外专业机构收藏。当下身处信息,市场的风潮之中,谭尚勤这种潜心研究绘画的状态难等可贵。

  谭尚勤的创作思路期始于19世纪新印象派的艺术立场,即使用颜色和笔触修正人眼视觉对于外部自然世界的颜色和线条的观看经验。谭尚勤的创作则紧紧聚焦于这种对于形象的塑造,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由笔触技法带来的对于丰富厚度的探索。在谭尚勤的油画中,所有的线条和色块不再以一种先勾勒线条再填充颜色的方式来进行——而是线条和色块全部都溶解在一种如翎羽般的细小笔触之下。这种笔触如一个一个的细胞,组成了画面中所有的颜色和形象。在视觉上,这种工作方法下的画面显露出一种特殊的柔和质感,并且色彩之间的过渡展现出一种特殊的细腻与清新。这一点在他的众多风景类的作品中非常突出。

  本次展览中展出了艺术家谭尚勤的100件油画作品,涵盖了从风景到动植物到静物等众多题材。观者穿梭其间,可以在不同的距离上观看到艺术家这种羽毛般的笔触是如何创造出这种独一无二的视觉体验;并且欣赏到谭尚勤对于线条和颜色——这两个绘画语言中基本语法的重构中展现出的丰厚美感。

  正如策展人林梓及策展顾问彭丽莉在前言中提及的语言作为一种对于现实的解构一样,谭尚勤使用羽毛般的笔触所做的也是这样一种对于图像经验的解构,以及随之而来的重构。谭尚勤的油画之所以适合从语言学角度来切入,就来源于语言封存了真实经验的厚度,只为我们留下一种被语言榨干了水分的残渣。如哲学家阿甘本所言,语言在其诞生的过程中,将人们的生存中的具体经验分割得支离破碎,以至于人们只能依赖于语言这套密码来试图重新拼凑那些曾经鲜活的经验。

  所有这一切的关于语言在现代社会的实际生活中所扮演之角色的铺垫都是为了让我们可以从一个真正符合现象学视角的方向来切入到谭尚勤对于线条和颜色——这两个绘画语言中基本语法的重构。

  谭尚勤采用一种极细的硬毛笔来作为绘画工具。在他的笔上,几乎永远蘸有两种颜色:一种是在画布的这个色块中计划涂抹的颜色,另一种是将形成每一笔边界的黑色。艺术家通过在手中滚动笔来将这个蘸色的过程缩短到三秒左右。当笔尖触及画布,艺术家的手腕用力,将笔尖向下压直至紧贴画布表面,然后再起笔。如此,就组成了谭尚勤油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单元。这一笔的效果如魔法般地同时展现出了颜色与线条。颜色是艺术家通过调色,沾色,上色所得,而线条的部分则好像魔术般一蹴而就。

  这套语言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层级就像单词和段落一样构建了这套语言系统——就像液晶屏幕的工作原理一样,一个个细小的颜色单元所组成了他油画中的所有内容。在这套语法的第一级和第二季的基础上,谭尚勤可以做到让任何两个颜色的区域产生一个模糊的边界,从而达成这种悄无声息地融入。在更大的维度上,颜色和颜色之间那种绝对的界限在这种语言中完全可以消除。

  从语言学层面来看,这种颜色之间界限的消失暗示着经验的连续性在这种语言中可以存在。谭尚勤使用这种羽毛般的笔触和橘瓤式的笔触,来创造出一套建构图像事物的语法,并使用这套语法来从语言对经验的废墟中还原某种重新体验的可能。这种还原是通过在视觉层面创造出一种大面积的流畅感来完成的。这种流畅感作为一种感官层面的结果,透露出这种绘画方法通过解构的方式对经验,特别是视觉经验进行的重组是成功的,并且最终对于在上文中被阿甘本所提及的那种被我们狭义语言所割裂的人对于生活的鲜活经验得以重建。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