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物探西南分公司测量工程中心二队500万个测点零污染
“黄组长,S9033线3397井现在找不到了,麻烦安排人员来补测一下,钻井队等到用。”
“你发个定位过来,我马上安排人过来。”
4月15日,艳阳高照,四川盆地川中仪陇—南部地区三维勘探工地一派繁忙。测量作为项目工程的首道工序,主体工程布点已按计划提前完工,留下补测的作业人员留守待命。操作手王越根据黄组长指令,按照导航定位赶到要补测的井位时,发现先期定在稻田中的井位标记因老乡耕田被破坏。他马上打开定位,在距水田2米的一小块空地上重新布下井点。插好小测旗、打上涂料,撒下碎纸屑,在一旁的小树枝上系上写有线号和井口号的彩条,测点布设完毕,这才缓慢离开。
这是勘探施工中测量工序布点作业的一个普通场景,也是中石油东方公司西南物探分公司长期以来坚持绿色勘探的一个缩影。整个施工过程井然有序,布点作业未对自然环境造成任何影响。笔者采访时了解到,西南物探分公司测量工程中心二队从测量工程中心成立以来的9年间,所完成的67个勘探工程,512.9万个测点,未发生一例环境污染投诉,做到了零污染。勘探测线穿越的地方,绿水青山依旧。
谈及这是如何做到的,队领导吐露了“秘诀”三招。
第一招:筑牢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多年来,测量工程中心二队利用会议、板报、标语、微信平台等,通过不同形式,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企业的绿色勘探理念。
每个项目的岗前培训,保护环境、绿色勘探被列为专项内容。67个项目,组织了67场培训。通过扎实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引导,让环保理念扎根员工心中,成为指导作业的行动指南。
第二招:精细方案保障。每一个项目根据勘探目标需要,涉及区域广,情况千差万别。项目启动前,不同工序都会安排技术管理、生产骨干参与项目工程统一组织的实地踏勘,为做好HSE方案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做施工设计时,坚持环保优先,还利用卫片避障,尽量优化方案。针对工区实际,拟定详尽的HSE计划作业书,使项目施工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约定规范的前提下进行。
第三招:措施落实到位。上岗前,作业人员经过严格的培训,考试合格,与队上专门签订安全施工合同,做出环境保护承诺后,方才准许投入施工作业。几年前在四川盆地黄205井区三维项目施工时,队上还专门组织“我为绿水青山献一策”的工地现场推进会,动员施工作业人员人人为做好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建议献策,现场搜集到施测时不损毁草木、不踩踏庄稼、不污染水域、自觉尊重当地乡规民俗、不惊扰村民等10多条保护环境及文明施工的建议,队上庚即转发项目施工微信群里,要求大家共同遵守。
多年来,坚持使用可以降解的颜色涂料,辅之碎纸屑,系彩条做测量标记,尽量不对环境造成影响。施工中,作业人员自觉遵守乡规民约,宁愿绕道多走路也要爱护植被庄稼,测点定位尽可能避开庄稼、树木。遇到过树林庄稼地,在规程许可的范围内适当偏移点位,在空旷地定点施测。确保施工作业之后,植被完好无损。
仲春时节,四川盆地川中仪陇—南部地区三维勘探工程项目施工正按计划稳步推进。身着红工装的作业人员穿行于铺满绿色的山野之间,成为盎然春光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道亮丽的风景。(文/图:贺斌 李培双)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