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下基层”要“身入”更要“深入”

企业报道  2024-04-08 09:28:23 阅读:1427

  把学习推广“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对于增进民生福祉,深化主题教育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握运用好“下基层”中蕴含的导向,既“身入”基层更要“深入”基层,不断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下基层”取得成效。

  “下基层”要让政策“深入人心”。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下基层”的重大任务,其目的是打通职工对政策理解的“最后一公里”。广大党员干部要转变等“职工上门”的思维,“身入推销”,用好“方言”“土话”“白话”等技能,将“理论话语”转换成“职工语言”,将“理论观点”转换成“朴实道理”,通过挖掘“身边人”“身边事”“接地气”的典型素材,做到“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好讲透,拉近与职工之间的距离,促使职工听得懂、消化快、掌握牢,激发职工想学、愿学、爱学之心,推动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实落地、开花结果。

  “下基层”要让调研“深入职工”。“身入”是做好调查研究的前提,目的在于走到职工中间,详细掌握大量一手、直观、鲜活的真实情况,而“深入”则是做好调查研究的关键,党员干部下基层不能流于形式、做做样子、走走过场,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写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广大党员干部要迈开腿、躬下身,要善于“听声辨位”,多到采掘头面、基层一线、街头巷尾去听民声、问民需、察民情、访民意,甘当“小学生”向“土专家”“田教授”请教,与“民意”接轨,急职工之所急,解职工之所困,切实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基层”要让信访“深入基层”。信访工作是一项“送上门的职工工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只有强化下访接访、“身入问诊”的工作导向,才能确保民情民意得到有效维护。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下深水、敢啃硬骨头,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走访”,“身入问诊”深入一线接待职工、解答疑难,将职工的“小事情”当作“大事情”,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把职工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准,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源头、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让职工所呼皆有所应。

  “下基层”要让服务“深入一线”。要倡导“现场办公下基层”,推动“马上就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广大党员干部要利用好“一线工作法”,用“乡村土话”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将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层,“身入问策”在一线找问题、在一线破难题、在一线抓落实,始终锚定“让职工过上好日子”的发展目标,攻坚克难,切实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不断提升职工的幸福指数。(许宏勋)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