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怕老,老了生活不便,可能疾病频发,于是担心给后代添麻烦,生活质量下降。如果从经济学的视角全面地分析,老龄群体并不是只有负面作用,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有积极作用。
首先,老年消费将会促进老龄产业市场化的开发。从国外发达国家老年消费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老龄产业是一个潜力无限、呈现“富矿”的产业。这里包括老年服务业,主要是养老护理和居家养老服务以及老年用品制造业。比如康复器具、食品、老年用轮椅,老年手机,老年人用的电脑等;涉及到房地产业方面,主要是针对老年群体居住、医疗及休闲的置业;金融保险业方面,以老年人的已有资产为对象的一些金融及保险类的产品;老龄休闲文化服务业,如老龄体育、老年大学及老年旅游等。
其次,老年消费将会促进服务业的市场化发展。鉴于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对于护理、餐饮、家政等服务业的需求会加大,这必然会对产业结构中增加服务业市场化的比例带来积极影响。尽管人口老龄化所引致的服务行业多为传统服务业,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还不太乐于接受在这样的服务岗位工作,因为这些岗位往往被人们认为是“伺候人”,有一定的歧视性,但这些岗位在服务业中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仍非常重要。按照经济学中的配第-克拉克定理,传统服务业不但能够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而且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使产业结构趋向市场化、规模化。同时,还能为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性的制造服务业提供良好的基础,使一些高端产业的成本下降,最终导致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智能化。
再次,老年消费将会引导社会向健康产业倾斜。消费方向是改变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消费性质会直接促进某类产业的发展。但是在现代社会中,非理性消费的现象很多,比如说对奢侈品的盲目崇拜及追求,对化妆品、饰品及衣物的过度消费,这些行为不但不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反而挤占了健康产业的资本投入,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形成误导。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消费欲望下降一直是经济学中非常不愿意发生的现象,这也是人们担心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之一。但是,老龄人群却是最不会发生非理性消费的群体,他们对于降低社会中的非理性消费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主要是老年人已经有相当稳定的消费习惯,从年少到年老漫长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消费经验,是社会中最为成熟的消费群体,因此不太容易产生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老年人与年轻人相比,在采购活动或者消费活动中更加注重所购产品的实用性,不会像年轻人注重品牌等华而不实的因素。因此,老年人一般不会把支出用在奢侈品方面。再说,收入的稳定和相对固定,促使老年人不得不合理地支配自己的金钱,把钱花在刀刃上,不会盲目去追逐时髦的流行产品。随着老龄人口在社会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对产业结构的健康升级就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那么,如何促使老年消费市场形成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近年来,有关部门在老年消费市场方面,不断加强领导,精心布局,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养老产业的发展,在产业化、规模化、智能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尤其是在智能化方面,将互联网技术和现代智能产品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医疗机构及养老服务资源进行了有效对接和整合,秉承以智慧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和机构养老为辅的产业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了更智慧的健康养老服务,缓解了当前我国养老产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解决了现阶段养老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搭好框架,推进养老产业政策的落地。做好顶层设计,体系建设和制度管理要做好统一规划和部署。目前,从全国各地已经建立的智慧养老示范区来看,不同地区自己研发和应用的“互联网 + 移动设备”、传感技术呈现“一窝蜂”现象,并且产品形式多样,方式各自不同,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统一的标准,可以在全国推广和复制。因此,制定切实可行、能够落地的智能化养老模式,统一口径、统一模版、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部署,全面推进养老产业政策的落地生根很有必要。
正确引导,依靠和吸引社会力量加大产业投入。现阶段,我国养老模式主要采用家庭养老方式,因养老保障体系和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原因,造成不同经济条件和家庭结构在选择模式方面出现违背意愿的情况。不管是依托家庭养老,还是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模式等,都需要加大产业的投入,需要提升养老硬件和设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这光靠国家的投入是不够的,要吸引社会、企业和个人综合力量来解决。
建立数据平台,打造信息化养老服务系统。目前,在大多数老年人均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模式背景下,通过发展智能化养老产业,大力拓展居家和社区智能化养老模式,可以突破社会养老产业的发展困境。智能通过技术手段从远程监控、实时定位、统一平台、信息交互等角度,多方位打造信息化养老服务系统,满足老人和家庭的现代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的产业需求。通过技术突破居家养老、社区和机构养老中的困难和瓶颈,协调平衡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模式,能够有效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对更优质服务的需和愿望,缓和养老产业供给矛盾,解决社会养老问题,为建设文明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培植龙头企业,带动老年消费市场滚动发展。老年消费市场集群化发展,需要专业、成熟、强大的市场主体作为“龙头”,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带动力强的养老服务业龙头,鼓励其提高专业化、产业化程度,形成有影响力的大型养老服务企业集团。要坚持以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为切入点,以市场化为导向,实行集团化运营作战模式,充分借助集团资源优势,激发市场活力和民间资本潜力,逐步向医养结合型转变,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服务项目可涉足养老驿站、养老产品、老年大学、适老设计、养老咨询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等领域。
市场消费、康养服务,实行集团化、专业化运营,进行连锁化管理,可重点培育一批健康养老聚集区和连锁集团,打造一批资质过硬、服务优良、社会口碑好的健康养老产业基地。
由此可见,老年消费市场如果形成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可大力缓解社会养老产业困境,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从而促进社会整体和谐发展。
(作者系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兼《当代散文》编辑部总编辑)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