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煤矿沉陷区的“蝶变”秘密

企业报道  2023-09-06 11:33:00 阅读:1245

  一排排樟子松层峦叠嶂,一簇簇花草如诗如画,处处虫鸣鸟飞,生机勃勃。难以想象,这里曾是一座山体沉陷、矿坑满坡的矿山。

  眼前的绿意盎然,是在裸露的山石上一寸寸艰难织就而来的。近年来,榆林合力生态治理公司通过对采煤沉陷区进行裂缝填充、边坡修筑、土壤改良等多手段、综合性的治理,实现矿区生态修复,打造绿色矿山,让昔日的“沉陷区”披青吐绿。

  昔日:挖出“金山”毁了青山

  “挖出了‘金山’,却毁了青山”,这是涌鑫矿业公司采煤沉陷区周边乡镇居民对矿区真实的评价。“那个时候,山里采煤,几乎每家每户都从事与之相关的行业,光饭店就有很多,拉煤的卡车排起长队,好不热闹!”

  一车车煤炭从山上运出去,人们的腰包鼓了,也欠下了一笔沉重的生态账。经过多年的开采,留下了大量的地面塌陷区、崩塌区、滑坡区,扬尘漫天,家家户户紧闭门窗,人人出门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自然生态资源遭到破坏的同时,也污染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绿水青山才是老百姓的幸福靠山。”面对破坏生态,制约城镇发展、产业提升的的青山“牛皮癣”,生态治理公司“联姻”涌鑫矿业公司积极响应号召,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实施土地复垦与环境治理。

  一场抚平矿区“伤疤”的生态修复工程随之启动。

  修复:定叫矿山春又回

  山窝窝里植绿护绿。在安山煤矿沉陷区沙壕梁村土地整治项目现场,挖掘机、推土机轰鸣声震耳欲聋,自卸车来回穿梭,现场施工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作业。

  “我们通过挖高垫底、土方平衡,以最低的工程量治理出更多的耕地。该项目区实施前沟壑纵横,塌陷严重,影响到当地村民的正常耕种,治理后大大提高了耕作田块的质量与土地利用率。”土地整治项目负责人说,沙壕梁村土地整治工程总投资约1160万元,土地整治规模达300余亩,其中,种植农田防护林2079株、道路绿化461株、边坡绿化造林约56亩,还包括修筑截排水沟、消力池、修复田间道路等配套工程,项目分两期已全部完工。

  这边植树,那边修复;一边进行削坡作业,一边进行植被恢复……这是生态治理公司打造绿色矿山的缩影。自2020年开始,该公司累计实施土地复垦工程30余项,治理面积近10000亩。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现如今,矿山冒出绿草,回填为山坡重植“皮肤”,“边坡修复”让布满碎石的山坡与绿植“紧紧相拥”。

  今朝:满目绿色映蓝天

  矿山变绿,天空见蓝。摄像镜头记录下了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蜕变的一幕,从修复整治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图像来看,过去光秃秃、坑坑洼洼的土地变成了林场、绿地,摆脱了过去传统的“挖煤”印象,正向着“绿色矿山”迈进。

  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的顺利竣工,也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提供了样本。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内因煤矿多年开采造成的采空区塌陷、土地裂缝、煤矸石自燃、边坡蠕滑崩塌、有毒有害气体等不安全隐患得到全面治理,让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所涉农田实现“小块变大块,坡地变平地,旱地变水地”,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产高效基本农田,为产业提升提供了土地保障。

  在这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生态治理公司将继续牢固树立“两山”理念,推动产业结构由“黑色”变为“绿色”,推动地貌形态由“沉陷区”变为“风景区”,力争打造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榆林合力生态治理公司 白毛毛)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