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过年、防疫与放鞭炮

企业报道  2022-12-07 16:09:18 阅读:2008


  过年亦就是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春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我之所以要把“过年、防疫、放鞭炮”这三个词组合在一起说,是因为最近这三个词确实有点火,普通老百姓都十分关注。

  首先说过年。中国有句俗语:有钱无钱,回家过年。兔年的春节来得比较早,眼下距离过年,只剩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年终岁末,是漂泊在外的游子最思乡恋家、盼望团圆的时刻。每年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早早打听:“今年能回家过年吗?”人们渴望一个确切的回复,既满足期许,也好早安排归期,踏上回家的路。生怕今年国家和当地政府又像前两年一样,拿防疫说事,又开始倡导“非必要不返乡”,建议在外务工人员“就地过年”。

  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许多人已经连续好几年响应政府的号召,没有回老家过年了,今年能回家过年吗?我想,政府应尽力满足群众需求了,不仅家乡需要游子,而且游子更需要家乡。

  再说防疫。与群众迫切盼望回家过年呼唤形成共振的是,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连日来,全国多地陆续出台优化疫情防控政策,“走小步不停步”,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我省合肥、芜湖市也率先发出通告:规定除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医疗机构、中小学、幼儿园(含托幼机构)等有特殊防疫要求的场所外,乘坐轻轨、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扫“场所码”,进一步减少防控对民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干扰。这些人性化管理和举措,无疑让人们再次看到回家过年和对正常生产、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最后说说放鞭炮。不知我们是否还记得从何年开始,国家开始禁止放烟花炮竹的?1988年,中央提出加强烟花爆竹的生产和燃放安全,此后,全国陆续有200多个城市制定了全面禁放烟花爆竹的法规,各地实施时间各有不同,相关规定也有所差异。到了2022年,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是不能放烟花爆竹的,售卖烟花爆竹也是不可以的。仅有小部分地区是可以限时放烟花爆竹的。

  最近,《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向地方政府建言:“不宜禁放鞭炮,拿环保说事,一刀切是懒政、蠢政、霸政!”这一下,在全社会激起千层浪,许多网友说:大城市不让放,我能理解,因为人口密度大,确实有安全隐患。但在县城、甚至农村乡镇也禁止,这就很难让人理解了!这难道真的是为了环保吗?为了蓝天白云吗?我们老百姓的要求真的不高,辛苦一年了,过年放个鞭炮庆祝一下,都成了奢望,这是为人民服务吗?我国自古以来都是讲究烟火气,逢节过年的鞭炮声更是不断,人民群众的呼声很高。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今年能放鞭炮吗?(伍传平)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