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集团(公司)白云鄂博铁矿找矿创新成果纪实
包钢集团(公司)白云鄂博铁矿富含铁、稀土、铌、萤石、钪、钾等多种关键战略资源,是一座世界罕见的多金属共伴生矿床。经过近70年开采开发,白云鄂博孕育了一个世界级的稀土工业基地,打造了我国西北地区最大钢铁工业基地,建成了国家级白云鄂博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白云鄂博矿区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第一白云鄂博矿山铁矿资源保障能力不足,寻找接替资源需求迫切;第二白云鄂博稀土-铌-铁成矿系统结构认识不足严重制约了找矿突破;第三矿山复杂地形、强干扰对深部探测技术适用性是目前深部及边部找矿面临关键问题,第四现行的勘查模型已不适应深部找矿需要,亟需提出一种符合现状的新模型。面对上述问题包钢集团积极需求发展、引进技术力量、创新找矿方法,最终实现找矿突破,为包钢集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供应保障。为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做出了重要贡献。
引进技术力量,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
为了保障国家稀土、铁、萤石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供给,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着力解决白云鄂博矿床铁矿资源不足、稀土资源家底不清、萤石等资源尚未有效利用等关键问题,2019年7月,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共同组建白云鄂博科学研究基地。基地成立以来,强化多学科协同攻关,充分发挥产学研融通创新优势,创新成矿理论与找矿模型,开展共伴生资源综合评价,指导实现深部铁矿找矿重大突破和稀土、萤石资源评价重要进展。
创新成矿理论,完善勘查模型
组建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研究团队,扎根矿山一线,首次在白云鄂博矿集区开展大比例尺专题地质填图-反射地震-重力-磁法-电法综合勘查技术方法示范研究,创新提出白云鄂博矿床是与碳酸岩岩浆作用有关的岩浆型+高温热液交代型(霓长岩型)矿床的新认识。建立了构造控制的接触交代型勘查模型,修正了1950年以来沿用至今的沉积-变质型勘查模型,为找矿突破提供理论支撑。
构建新的矿产勘查模型,实现找矿新突破
综合勘查结果显示主东矿体之间在深部相连,为下一步钻探验证提供基础支撑。研究圈定3处铁矿找矿靶区,指导实施的15个钻孔全部见矿,其中TK15-03-03、TK15-03-01、TK15-03-02钻孔控制矿体累计视厚度分别达到327.2米、254.2米、130米,铁矿品位20%-35%,隐伏矿体埋深600-1100米,位于主、东矿体之间南侧空白地区,经济开发条件良好。根据目前工程控制,预计新增铁矿资源量超2.28亿吨,伴生稀土资源800万吨。通过进一步勘探工作,必将提升矿山资源保障能力。主、东矿之间深部隐伏铁矿体的发现,破解了1959年、1964年不同研究单位多次提出的主、东矿相关性关键疑难问题,打破了深部矿体不相连的传统认识,对于外围铁矿找矿远景区预测也具有积极指导意义。2022年度,《复杂条件下找矿技术方法创新与白云鄂博矿区勘查突破》获冶金矿山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聚焦白云鄂博萤石资源利用关键问题,重塑萤石资源勘查开发新格局
白云鄂博科学研究基地首次开展矿集区共伴生萤石资源评价并取得新突破,有望形成一处世界级萤石资源基地,重塑萤石资源勘查开发新格局。聚焦白云鄂博萤石资源利用关键问题,系统开展资源基地萤石资源潜力、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三位一体”综合调查评价,引入选矿、冶金可利用关键参数,建立萤石地质冶金学模型,研发萤石伴生资源评价新方法,首次评价白云鄂博矿区共伴生萤石资源储量3958万吨。调查发现厚大独立萤石矿体,预测资源量1808万吨,夯实世界级萤石基地资源基础。该项成果成功推动包钢集团和金石资源成立合资企业,拟投入19亿元,打造世界级氟化工基地,必将带动下游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对全国萤石及氟化工产品的供需格局带来深刻影响。
立足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摸清白云鄂博资源家底
结合全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瞄准国家战略需求,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加强白云鄂博铁、稀土、萤石等多矿种矿产资源的综合调查,全面摸清矿区查明与潜在矿产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和空间分布情况,充分挖掘稀土等资源潜力,支撑国家资源战略规划。 作者:张丽、郭宾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