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抓安全切忌戴着“墨镜”看现场

企业报道  2022-09-27 12:45:08 阅读:1476


  日前,皖北煤电智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高升在井下检查工作时发现,个别队级以上管理人员对现场安全隐患采取绕着走的态度,存在目盲、短视现象。对此,赵高升用戴着“墨镜”看现场这一形象比拟,提出了严肃批评。

  “向现场要安全”是企业抓安全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戴着“墨镜”看现场,虽然也在现场,却让现场形同虚设,成了在与不在一个样,头脑中安全意识这根弦的缺失,让眼睛犹如安设了过滤器,直接让隐患在眼皮子底下悄悄溜走,在戴“墨镜”看现场的人眼中,这习以为常的行为不算什么,殊不知,这不算什么的行为,却无异为企业安全生产挖了个坑、埋了个雷,不知何时,就会因为这个不起眼的行为,掉到“坑”里,被“雷”炸个血肉模糊。

  之所以对存在隐患视而不见,不是因为不知道隐患的危害,也不是不想排除隐患,完全是因为干惯了、看惯了、习惯了的“三惯”思想作怪,因为平时就这么干的,平时就未将其作为隐患去对待,才导致出现了戴着“墨镜”看现场的怪异行为。

  避免戴着“墨镜”看现场,就要养成规范操作的好习惯。事实证明,不是平时怎么干,就该怎么干,而是规定怎么干,干得才规范。关于安全生产的规程、规定,以及各岗位的工作职责、权利义务,全都一清二楚,仍然会出现将隐患不当成隐患,充分说明,对于这些应知应会标准,还处于浅尝辄止、一知半解的状态,还未能通过深入学习与本职工作融会贯通,这直接导致了用“三惯”行为代替规范操作,闹了不识隐患真面目的大笑话。

  避免戴着“墨镜”看现场,就要重视细节,追求精益。除了“三惯”思想作怪,戴着“墨镜”看现场,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明明知道是隐患,思想上却认为不是什么大问题,对完成工作任务不构成影响,这种在任务观念主导下的粗枝大叶,更具隐蔽性、也更具破坏性,主观上细节观念的缺失,会令其直接对一些细节问题忽略不计,工作一开始,就与任务追求的精致结果擦肩而过,就与尚可弥补的安全漏洞作了诀别。这不利于工匠精神的培育,更对安全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坚决避免。

  避免戴着“墨镜”看现场,就要端正抓安全的态度。在安全生产上,一线有一线的主体责任,职能科室有职能科室的监管责任,但无论如何,戴着“墨镜”,都不是一个可取的态度。将自身的职责学习好,将所处的位置定位好,态度才会随之端正起来。而有了好的态度,在遇到安全问题时,才不会绕着走,才会千方百计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戴着“墨镜”很酷,但现场却绝不是耍酷的地方,摘下“墨镜”,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端正态度,摆脱三惯思想、任务观念的桎梏,才能养成规范操作的好习惯,才能重视细节、追求精益,让隐患在安全的“放大镜”下无所遁形,而不是在戴着“墨镜”的情况下悄悄溜走。(胡云峰)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