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贵州德余八合同项目红岩寺隧道贯通之际
2022年4月9日,由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贵州德余高速公路第八合同段红岩寺隧道左洞顺利出洞,至此,隧道实现双幅贯通。
贵州德江(合兴)至余庆高速公路全长约104公里,途径德江、思南、石阡、凤冈、余庆五县,按照建设计划,2023年6月将全面建成通车。其中红岩寺隧道位于石阡县境内,采用分离式、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左洞起讫里程为ZK82+420~ZK83+452,全长1032米,右洞起讫里程为YK82+428~YK83+441,全长1013米,为长隧道工程,进口端左、右线间距15.0米,出口端左、右线间距13.0米,洞身左、右线最大间距为26.0米。
隧道建设期间,项目部在质量、安全、环保、创新、品牌、信息化、标准化等方面重点建设,始终以打造“平安德余、品质德余”为核心理念,以责任心和使命感匠筑精品工程。
持续强化质量管理,铸造百年品质工程
隧道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及标准要求施工,以“抓源头管理、抓过程控制、抓经验总结”来促进质量的控制与提升,通过对质量通病的成因分析并改良旧工艺的弊端,大胆创新制定各项质量防治措施,减少质量通病的产生。严格落实首件工程制度,通过每个首件工程“制定首件工程实施方案、首件工程开工申请批复、首件工程实施、首件工程总结、首件工程推广”等各个环节的实施,积极推广先进施工工艺及成熟施工经验,有效指导了后续工程的实施,助推百年品质工程建设。
二衬钢筋施工
止水带施工
系统锚杆施工
超前小导管注浆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严抓安全管理落实
隧道施工始终贯彻安全第一理念,切实做到中交集团安全生产“五个到位”,深入贯彻落实“1247”安全工作思路,加快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工作落地落实。过程中努力提高安全标准化建设水平,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制度有效落实,确保隧道施工平稳推进。
洞内应急物资箱及逃生管道
洞内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终端
进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周例会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打造绿色工地
隧道建设期间,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智慧智能节能,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产模式。
洞口边坡播种植被
施工便道边坡绿网覆盖
定期冲洗施工便道与国道交叉路口
洞内洒水降尘
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助推品质工程建设
隧道施工始终秉承攻坚克难、积极创新的理念,积极探索隧道施工技术创新,以创新为抓手,改善施工工艺和作业环境,杜绝长期存在的施工通病与安全管理盲区。
仰拱钢筋使用定位胎架
无钢筋段仰拱与二次接茬筋使用
一线作业人员应急处置卡
土工布覆盖延长养护时间
注重企业品牌塑造,力求以现场保市场
企业品牌文化,铸就德余品质工程。以文化树品牌,以品牌创效益,以隧道建设为立足点,以标准化建设为依托,以打造“品牌德余”为目标,积极推动隧道施工进程。红岩寺隧道先后多次迎接各级单位领导检查调研,获得外界一致好评。
贵州省质监局领导检查指导
铜仁市人大代表检查指导
其余各级单位领导检查指导
加强信息化的应用,建设智慧智能工地
项目采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隧道管理水平,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期间持续推进新时代下的智慧工地建设,全面实施隧道视频监控、车辆自动识别、人员门禁管理及定位、有毒有害气体自动检测、安全步距自动监测及劳务作业管理等系统的应用。
安全步距自动监测系统
人员精准定位系统
车辆自动识别系统
有毒有害气体自动检测系统
扎实推进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隧道施工严格执行安全标准化要求,聚焦品质工程、技术创新、安全文明、绿色环保等关键环节,严抓每道工序标准化的落实,着力建设品质德余。
洞口标准化建设
洞内标准化建设
施工台车标准化
材料堆放标准化
在接下来工作中,贵州德余八合同项目将继续以打造“平安德余、品质德余”为目标,不畏艰辛、凝心聚力,践行初心使命,贡献央企力量,秉承“固基修道、履方致远”的企业使命,坚守“交融天下、建者无疆”的企业精神,为交出高质量发展满意答卷而努力奋斗!
作者:唐国平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