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层党建“三基本”建设与“三基”工作的有机融合是当前重点。重庆气矿江北作业区党委探索运用“134融合法”,促进了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的有机融合,并取得实效。
“一个机制”架桥梁
2019年8月,作业区党委针对“油公司”改革机构整合和机关部门“五定”的实际,将当时的7个党支部设置在一线中心站,明确了“部门管专业、支部管全面”的工作机制,建立了党委管支部、支部管井站、井站管员工的工作格局,把工作重心扎在了一线,支部书记驻站协助站长管理中心站的工作。这个工作机制的特点是:把综合办、生产办、HSE办三个部门从繁杂的事务管理中解放出来,“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而支部则是管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吃喝拉撒”繁杂事务,包括中心站每月一度的轮班交接,均由支部组织实施,让员工感受到“有困难找支部”,形成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氛围。
“三支队伍”搭载体
党委把方向,支部强根基,志愿者服务队抓执行。作业区党委在抓好党建主体枝杆建设的同时,建立了党员服务队、巾帼服务队、青年服务队三支志愿者服务队伍,明确“三支队伍”的服务章程和服务侧重,把宣传党的政策、融入生产经营、服务员工群众的触角延伸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实际工作中:
党员服务队攻坚啃硬。结合党员主题日活动,在渡旱线滑坡抢险、巴渝线停气碰口等施工作业中,连日阴雨,道路泥泞,党员干部坚守现场,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停气碰口工作,消除了为保供奠定基础,仅2021年作业区就完成了17次大型碰口作业。
巾帼服务队爱心助力。助力运销部生产经营,巾帼服务队紧跟运销部中心工作,发挥在重大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保障支援功能,送去了组织的关心关怀。在沙5鏖战酷暑、挖潜增效的关键时刻,巾帼服务队赶到现场,为开井员工送上了冰镇西瓜、解暑饮品,为站上人员配送了冷风机,把清凉送到了一线战斗人员心上。
青年服务队活力创新。结合青年人思维敏捷、朝气蓬勃的特点,发挥他们在形象宣传、鼓舞士气、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特长,让青春的旗帜恣意飘扬。组织青年解说员队伍,依托巴1井工业遗址、石油沟文化陈列室,述说石油人艰苦创业的光荣历史,铺陈把川东气田建成中国第一个天然气生产基地的恢弘画卷,让参观者由衷感到震动、敬佩,让石油人生出自豪、责任。
“四小融入”促管理
为使党建工作更好的服务中心工作,党委提要求,党支部定措施,“四小融入法”强化中心站管理工作。
小规矩规范班组基础建。把硬性的规章制度改成员工乐于接受的小规矩,这些“小规矩”几乎涵盖了中心站日常的基础管理工作,即:日常管理四不准:不准违反“十条禁令”、不准逾越“四条红线”、不准无指令擅自操作设备、不准不假擅离职守。设备保养“十字作业”: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现场作业五清:随干随清、谁干谁清、一日一小清、一周一大清、工完料净场地清。填写记录两规范:内容规范、书写规范。
小建议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党支部收集中心站员工的合理化小建议,重点是立足现场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员工创新创效活力。目前,中心站自行研发的5项(电伴加热器、孔板清洗专用工器具推车、阀门目视化开关牌、阀门盘根腔清洁保护膜、阀门用复合注脂转换器)已广泛用于生产现场,借鉴兄弟单位的2项(计量装置导压管路排放缓冲技术、压力表泄漏自动断流保护装置)亦在现场得到很好的应用。
小课堂交流技能提升素质。每个季度开支部大会时,除开展“三会一课”外,同时开设小课堂,党支部收集中心站在思想、工作中遇到的疑问、难题,运销部领导、技术干部现场讲课、答疑。通过对等沟通、信息共享、难点交流,理清了员工思想脉络,培养了员工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员工的成长成才。
小竞赛人人争当岗位明星。支部根据季节和阶段工作任务的不同,不定期组织一些寓教于生产、寓教于技术、寓教于管理的劳动竞赛活动,评选班组党员之星、岗位明星,张榜公示在支部阵地,激发员工荣誉感,鼓舞员工学技术、强管理的热情。同时,支部也通过制作微信公众号专题、经验交流报告等形式对于这些岗位明星进行大力宣传,并向上级推荐,实施奖励,让小明星也有大舞台。
“134融合法”致力于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有机结合,在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的互促共进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实效。2019年,作业区荣获重庆气矿先进基层单位;2020年,作业区党委荣获重庆气矿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1年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作业区党委荣获油气田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气矿先进基层单位荣誉称号。(杨源平)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