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十佳班前会”评选结果公示,智能公司采煤区三队“榜上有名。”之所以能够在众多参评单位中脱颖而出,全因为他们在班前会上采用了“视频+数据”动态交接班。这一新颖的班前会方式,让他们仿佛有了“千里眼”,不但工作效率倍增,还提高了事故隐患判断率,弥补了交接班造成生产空档的缺憾。
可别小看每天生产增加交接班这么点时间,累积起来可是个大数字,对于完成千万吨矿井生产计划,一分一秒都很关键。该队一名职工高兴地说。
今年6月13日,智能公司产能由800万吨/年核增至1000万吨/年正式落地,取消夜班后只有2班生产,如何在班次不增的情况下完成千万吨生产计划?该公司经过充分调研,面向基层,利用三基建设这一锐利武器,通过班前会向交接班要时间这一计划应时而生。依托深厚的智能化底蕴,经过几个月的连续奋战,“视频+数据”动态交接班终于完美收官,一改传统班前会方式,也为安全生产争取了宝贵时间。
“原来交接班,设备都要停下来;现在设备不停,在班前会利用一台多功能电视就能实现......”
据采煤区区长朱胡涛介绍,该区将动态交接班放在“点评上一班工作,安排当班工作和安全重点”这一环节,采取多功能电视视频会议的方式,井下班队长通过视频会议就可以反映井下人员状态、设备运行等情况,直观、立体地帮助下一班职工了解工作进度、现场安全;而数据交接部分,只需设备集控人员或单位技术人员利用智能设备管控平台通过视频会议共享,即可查查看井下设备运行实时数据、历史数据等,从而利于班前会对设备运行工况进行评估,提出上班生产存在的问题,安排下班安全注意事项。
“利用现代化技术装备,将动态交接班放在班前会上进行,改变了传统交接班的固有模式,人员到达作业现场即可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且交接过程中系统不停,设备不停,保障了安全生产的连续性,减少了设备停启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优化了工序流程,减轻了职工负担......”
朱胡涛说,班前会与交接班合并进行,融入了智能化元素,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变革,也是麻地梁矿坚持不懈追求智能化的生动体现,在人员不加、班次不增的情况下,这一变化创新引领作用明显。在这一变革推动下,采煤区三队班前会斩获集团十佳,是一份难得的惊喜,也是在集团公司带领下矢志不渝向智能化进军的一种必然。(胡云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