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别人有困难,能帮就要帮,帮人要帮到底。”12月13日,西南油气田重庆气矿磨盘场中心站站长杜真发为站外老乡瘫痪在床的儿子周波送去才出锅的猪脚汤。
周波,患有家族遗传病导致下肢瘫痪。家里有刚上初中的弟弟和耄耋之年的外婆,父亲只能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回来一次,母亲每天忙于农活,杜真发偶然听到他瘫痪在床有时没人照顾,于是上门探望,决定利用工作之余义务帮忙照顾。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这份“牵挂”让生活无法自理,处于灰暗人生阶段的周波感受到了一丝阳光。
当母亲抽不开身时,杜真发为他送去热饭浓汤;从未使用过纸尿裤这种“奢侈品”,杜真发还背着他去厕所大小便...寒来暑往,一转眼,已过十年,这份“牵挂”对于他来说就是生活的“亮点”。 “妈妈不在的时候,我躺着,听门的动静,我真盼发哥来啊!”周波激动的流下泪水。已有10年党龄的杜真发推掉周波母亲送来自己种的蔬菜,说道:“我是一名党员,就当我为群众做一点好事吧!”
杜真发只是作业区党委组织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众多党员之一。除此之外,作业区党委按照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积极组织党员参与忠县地方政府开展的“关爱贫困学生”活动。多次考察、联系,与当地特珠学校学生确立帮扶关系,为来自距忠县县城80多公里的贫困乡黄钦乡的郑雪莲,自小学4年级每年资助上千元学费一直到她高中毕业,用石油人宽厚的臂膀撑起一片蓝天,圆雪莲渴望求知的梦。
近日,收到她的书信,已成为梁平区明达镇初级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表达了她对作业区领导、党支部、工会等对她雪中送炭的温暖深深地感激之情,并表示作为人民教师的她要倾力传承感恩之心,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培养出更多社会有用之材。
除了助残关爱、助学扶贫,作业区党委助力员工渡难关。认真做好困难职工情况摸排,针对实际制定“一户一策”解困脱困具体措施,按照“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确保困难职工的摸排信息真实准确。明确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与困难职工一起制定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并发放解困脱困联系卡,做到每位困难职工都有责任联系人,定期走访慰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困难职工遇事不慌、遇坎不怕、心气不散。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