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铭 何茜雨 何帅兵摄影报道
搭载着激光雷达,无人机在软件系统的牵引下,垂直升腾而起;它双翼平展达4.5米,刺破长空那一刻,几乎掩映了炽烈阳光——
“高端、大气、上档次!”仰首巡视蓝天上的航空器,“飞虎队员”杨杰全神贯注,手心沁出了汗液。随之而来的操控感,让他一颗执着的“小心脏”也禁不住飞翔起来。
杨杰是东方物探西南分公司测量工程中心低空航拍工程队的一名作业组长,此刻由他操作的,正是工程队最新投入使用的高端航摄设备——X-C纯电固定翼激光雷达系统。经过前期多次培训试飞,近日,这一新式装备在四川盆地高木顶页岩气项目现场,顺利实现了生产首航。
测量工程中心低空航拍工程队现有国家注册测绘师、AOPA持证人员和局级技能专家、首席技师等生产骨干20余人;拥有行业领先的多套无人机系列;与分公司采集技术中心团队协作,开发了与无人机管家和数据处理专业版软件相关的“GIS+”配套特色技术。凭借一流的队伍、装备技术和作业能力,该队市场业绩突出,被誉为西南物探驰骋南天的一支“飞虎队”。
“低空航拍是中心测绘业务产值利润的主要贡献单元。”据测量工程中心副经理罗伦才介绍,中心无人机航拍业务广泛,已经从四川盆地扩展到新疆地区,市场服务对象涉及石油系统内外的多家业主;仅2020年,该中心就完成航拍服务项目9个,产值逾千万。
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为甲方提供更为优越的服务,按照 “十四五”持续做强做精测绘主营业务的发展规划,测量工程中心加快了测绘专业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经过市场调研和决策论证,他们选中了上海华测公司研制的一套无人机激光雷达系统。
近年来,随着商用GPS及IMU的发展,通过激光雷达从移动平台获得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数据已为越来越多的行业所应用。而在中国石油行业,目前掌握激光雷达及其技术的服务商屈指可数。围绕市场需求,测量工程中心和采集技术中心合作,加强了相关配套技术的创新应用,新制修订五项安全程序、作业标准和工作方案;在此基础上,与合作方专门在高木顶项目联合举办了一期航摄测量培训班,以期提高从业人员的实操水平,尽快将设备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
高木顶项目工区位于四川宜宾、泸州地区,这里以山地为主,场镇颇多,给西南油气田油气勘探测线部署、井场选址、管网铺设等带来困难;这里,同时也为“飞虎队员”提供了一次极好的实战机会。作业中,几名操作手轮番上阵,从激光雷达组装、飞行控制到影像数据处理,他们一丝不苟,精准到位,自始至终做到安全、平稳飞行。
截至7月20日,低空航拍工程队利用激光雷达系统完成航摄工作量数十平方公里,时间短、作业量有限,但依然给大家带来了不小的惊喜:获得点云数据更密集,定位精度更高,建立的DEM模型精度更高。并且,与激光雷达配套的X-C无人机最高航时可达3、4小时,进一步提高了航拍作业综合时效。
“激光直线传播、方向性好,激光雷达抗有源干扰的能力很强,特别有利于复杂环境区的航摄作业;”
“这个‘巨无霸’体量大,给野外作业新增风险、带来不便。”总结第一阶段工作,大家遂形成下一步思路:加强作业设计、机场选址、飞行控制、数据处理以及质量自检等方面的实践摸索;加快QHSE程序标准完善、配套技术集成和作业经验积累;加大遥感影像数据处理的技术攻关……
巴山若黛,蜀水际流,长空一行万里。
“通过我们的服务,能够建立起虚拟的野外场景,把大量野外踏勘变成室内工作,有助于油田业主足不出户,便可掌握整个工区情况,从而实现快速、准确优选页岩气钻井井场位置,优化输油管线布设方案等目标。”
今年是建党百年,手握利器,瞰望未来,测量工程中心航拍团队有了几许新期待。(刘书铭 何茜雨 何帅兵)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