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3年底的一天,杨宏毅被厂长叫去谈话。厂长告诉他市里最近选拔年轻干部,准备选拔他去北京大兴县任副县长。听了这句话,杨宏毅当时心里不敢相信,觉得厂长可能是开玩笑“忽悠”他,但不久他就明白这的确是真的。
这要从当时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大背景说起。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全国各地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高潮。作为首都,北京市从1993年也开始了行动,而且从最敏感的人事制度改革开始,推行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建设,选拔一批年轻干部充实党政部门要职,杨宏毅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北京市组织部门列入首批36名年轻干部名单的。
这年年底,杨宏毅就到北京大兴县报到,首先担任县长助理。不久大兴县人代会召开,杨宏毅经选举后被任命为副县长。28岁的他在这个位置上,开始了5年的从政生涯,这是他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二个五年”。
由于经历了5年多工业企业的工作实践,杨宏毅担任了大兴县工业及企业管理的主管领导。年少得志,杨宏毅自然把所有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大兴区工业开发和建设上,先后参与和主持建设了大兴工业开发区和大兴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回忆起那段时光,杨宏毅流露出难掩的兴奋之情。
大兴工业开发区是北京市首批工业开发区项目之一。杨宏毅兼任园区管委会主任,不但负责园区的规划、用地和拆迁安置等工作,还亲自赶赴一线进行招商引资。不但组织动员了北京包装集团、北京开关厂等市属大型企业前来入驻,还经常到外地进行招商,积极争取外地及境外企业进入园区。把企业引进园区后,他还特别关注对企业的服务和扶持工作,开创性地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比如为了扶持企业集中到工业区发展,改变企业过多占用耕地、布局分散和污染严重的现象,建议政府将乡镇出让土地的出让金70%返还给乡镇专项用于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大兴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是继中关村、上地之后,北京市在区县建立的第一个园区。杨宏毅负责全面工作,亲自组织了北大青鸟软件园等著名高科技企业的入驻和建设工作。
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杨宏毅用自己的努力证实了年轻干部的巨大能量和无穷潜力,他突出的业绩为他赢得了一个个荣誉,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好评。据知情人士透露,在一项针对选拔任命的首批36名年轻干部的调查评估中,杨宏毅综合评价非常优秀。
春风得意马蹄疾,但千里马也有失蹄的命运。5年任期将满之际,上级领导找他谈话,征求他调回纺织系统委以重任的意见。当时的北京市纺织局严重衰败,因为全国纺织行业改革调整,纺织企业大量破产,纺织工人下岗失业问题严重。和5年前北京床单厂厂长找他谈话说起大兴副县长时一样,这个意见让杨宏毅感到非常意外。但不同的是,前者是惊喜,后者却是沉重的失落感。33岁的他正是事业冲刺的阶段,他不知道自己哪方面的工作失误了,不知道为什么会从事业的巅峰突然跌落,感觉就像从蓝天碧云的五彩空中突然摔倒在坚硬的地上。
杨宏毅当时怎么也想不明白。但后来他慢慢地清醒了:第一,自己是借改革的特殊机遇被选拔的年轻干部,多年来主要靠自己的实干和能力工作,组织上对自己的能力还是认可的;第二,自己本身就来自纺织系统,向非常困难的纺织系统充实力量,自己是个比较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