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是发展的红线,是幸福的底线。多年来,陕煤集团陕北矿业柠条塔公司在发展道路上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天字号工程”来抓,通过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堵住安全漏洞,过硬的安全管理队伍提升管理水平,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强化安全教育效果,守住了安全红线,守住了幸福底线,也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之路。
不断探索创新安全管理模式
企业发展,“安”字为先,柠条塔矿业公司时刻牢记安全是带给职工最大的福利。在 “100-1=0和所有事故都可以预防”安全理念的引领下,立足于实践,着眼于效果,以理念指导行动,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全力以赴保安全。
不断摸索,实现工区互保联保工作动态化。柠条塔矿业公司之前实行的互保联保制度是当班人员随机两人结对签订互保联保单实现两人互保联保,但由于班组人员流动性大、工作场所分散等因素,原来方式存在较多弊端。针对这种情况,柠条塔矿业公司通过不断创新,制定动态互保联保单,改变以往固定模式,实行每班班前会后在一起工作的人员结对联保,同时当班带班干部为共同联保人,使职工互保联保实现了动态化。这样一来,对工区班组内部人员可以有效进行管理,避免因为有人请假或工作变动而不能及时互保联保的情况出现。针对出现的“三违”等安全事故,方便准确、及时的追究互保联保责任人,也时刻提醒工人安全为天,提高了职工安全防范意识。
不断改进,实现工区隐患自查自纠全面化。柠条塔矿业公司通过创新管理方法,各工区值班室除了配备日常值班记录本以外,另外再配备一本值班隐患交接记录本,每班跟班人员将工作面出现的、当班无法整改的隐患及问题及时汇报到值班室,以便值班区长在下一班班前会上及时将问题和隐患做一交待,让下一班跟班人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工作调整安排,使隐患得到及时解决。
不断推进,实现职工安全预知思想意识超前化。为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柠条塔矿业公司积极开展了危险源预知工作。由安全环保部牵头,生产运营中心、生产管理部等部门参与,分专业对危险源预知分析,对井下各工种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剖析总结,编制了岗位危险源汇编下发至各工区,组织职工学习,同时将各类危险源分工种制成小卡片随身携带,让职工在工作岗位上经常反复地进行危险预知,预想各种危险因素,掌握预防对策,积极、主动、自觉地消除作业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
打造一支过硬的职工队伍
行之有效的培训是提升员工素质的主要途径。柠条塔矿业公司通过抓典型、树标杆,摸索出符合安全管理实际的培训模式,采用重点培养、创新培训、互动培训、“量身定做”、“一对一”培训等培训方式,拓展培训内容,有效提高了安全培训质量。
一是采取“走出去”的形式,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批、分次、分层地组织干部职工,外出学习观摩先进单位的先进管理理念、先进设备管理等,并要求“走出去”的人员,写出书面学习报告,取得“真经”,同时回公司后组织讲座分享交流学习心得;二是采取“请进来”的办法,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邀请专家举办讲座、培训班,并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学得进、用得上;三是采取自主培训的方式,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培训,各班组在班前会或周五安全学习时间组织学习,聘请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和本工区技术员以上人员授课,授课人员提前备好教案和电子课件,通过黑板书写和影像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将授课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工人面前,提高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选人用人方面,柠条塔矿业公司坚持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从工人做起,从班组长做起,并要求各部门吸收优秀大学生作为后备干部的培养,同时健全了公开竞聘制度,班组长以上人才聘用一律实行公开推选和统一考试竞聘上岗制度,安全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安全不好的干部不聘用、安全不好的人员不评先。
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柠条塔矿业公司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渲染安全氛围。一是班前班后学,组织职工围绕学习一条法规、讲一个理念故事等安全教育内容,采取讨论、问答等方法,实施经常性、规范性培训教育;二是实际操作学,充分利用现场培训基地,组织职工进行操作性培训;三是导师带徒学,由班组长或工人技师担任“教师”,在现场进行技能培训;四是开展竞赛学,持续不断地开展岗位大练兵、技术比武和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
为构建和谐平安企业,营造幸福美满家庭,柠条塔矿业公司开展了亲情进工区活动,给每一名基层职工提供一个物品保管柜,对应的设置了本人全家福作为封面,意在提醒、教育职工生命的宝贵,安全生产的重要,启发员工时刻绷紧安全弦。同时,采用多种形式把安全文化知识编成三句半、顺口溜或编排成文艺节目等,进一步将安全文化渗透到每个职工心中,贯穿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上,这些丰富的宣教方式,不仅让员工在轻松之余受到了安全文化的感染,而且为矿井的安全发展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高晓明)
十一是压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特别是压实派出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帮扶干部责任,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
12年前,他走进了绿色军营,用真情和汗水书写着青春。他本人获“优秀士兵”表彰1次,并被联合国授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