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袁红兵
●叶俏波为全国名老中医邓中甲学术传承人
●叶俏波医生临床为病人诊治
不久前,成都中医药大学叶俏波副教授经过选拔,进入了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该项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起组织,旨在培养我国高层次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经过选拔考试及层层审核,最终在全国择优录取了299名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其中四川全省仅15人荣列其中,叶俏波副教授则以优异成绩摘得四川省“探花郎”。
叶教授在老中医、老药工扎堆的中医药圈子里只能算是一个年轻人,但难能可贵的是,她打通了中医和中药两大领域,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医药共融“青壮派”杰出代表。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医学博士、川南玄府学派第二代传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这些都是叶教授身上的标签和光环,但熟悉她的学生及其患者,更愿意称她为“名医女神”,似乎唯有这般称呼才能还原出一个出色精彩的她!
与中医药结缘20余载,为业内青年翘楚
叶俏波教授与中药、中医结缘已有20多年。1997年,她被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届“国家中药学教学及科研人才培养培养基地班”录取,随后,她又攻读了方剂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15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博士后工作站,完成博士后工作。
2004年,叶俏波作为客座研究学人赴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研究及开发部工作,随后又担任其内地学术顾问。2010年以来,她一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工作。未及不惑之年的她早已著作等身,不仅是国家级规划教材《方剂学》主编,还参编过《当代药用植物典》、《玄府学说》、《医方求真》、《风药新识与临床》、《中医学基本思维原理十讲》、《中医名方学用挈要》、《逍遥散现代研究与应用》、《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医临床处方手册——妇科分册》、《至阴之品——地黄说》等学术专著。在教书育人,勤耕笔辍的同时,她还是一位优秀的中医临床医生。
怀揣一颗仁心,是患者眼中的“百变名医”
事实上,如今的叶俏波教授已是很多患者心中的“成都名医”了。她师从全国名老中医邓中甲教授、王明杰教授,为医方学派陈潮祖教授的门人,更是川南玄府学派第二代传人,擅于诊治脾胃疾病、肝胆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川南玄府学派最拿手的就是诊治各种疑难杂症,作为其第二代传人,叶教授常能对前人一筹莫展的怪病难病洞悉病根,举重若轻,药到疾除。尤其擅长运用风药、虫药治疗多种疑难病。
医者父母心,医术之上是医德。叶教授不仅医术高超,且医德高尚。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她不顾生命危险,深入灾区救助伤员,后又组织博士医疗小分队屡次到灾区为百姓送医送药。曾经,她给一位重度肺结核,卧床不起瘦骨嶙峋的患者诊治,在得知患者为治病已经家徒四壁时,她不仅没有收诊费,还坚持每周免费到患者家中诊断开方。在叶教授精湛医术治疗下,不到半年,这位曾被西医宣告不治的瘦弱患者恢复如常,重新上班去了,家人感激地说,是叶教授给了他新生。除此之外,重症肌无力、肺纤维化、不明原因发热三年等等棘手的难题,叶教授也是在临床中屡创奇功,深受患者的爱戴。
“你认真负责的态度,高超的医术,辨证的水平,用药的严谨,温和的笑容,无一不是暖暖的,无论是大病友、小病友、老病友,都有一种找叶医生看病心里踏实的感觉,而我在这垂暮之年,能遇上你这样的好医生,真是三生有幸!”这是一位身患顽疾,曾经饱受病痛折磨的退休老师,在康复后给予叶教授的高度评价。
叶教授从不吝于分享她宝贵的临床经验,她经常受邀到各大医院传经送宝,还常给来访的海外中医学专家学者讲课,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但她从不辞辛劳,总是竭尽全力地投身其中,为中医中药事业贡献力量。
十几万中医药从业者选拔15人,她全省第三
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被许多业内人士誉为“中药领域的黄埔军校”,其选拔和考核极为严苛,在四川全省十几万乃至二十多万名中医药从业人员中,仅有80人入围了“最后阶段的考核”;接下来优中选优,只有15人闯关成功,荣耀地列入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
“最后阶段的考试很难,有一道题是在1小时内,对20味特别容易混淆的中药饮片进行鉴别,并阐述鉴别要点。”叶教授直言,如果没有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及扎实的中药知识基础,此类难题是不可能答出来的。
真金自然禁得起火炼,叶教授过关斩将,高居全省三甲。“接下来,我们将赶赴各地的国家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游学观摩、跟师学习,以及独立实践,周期为3年,每年至少去5个培训基地学习。”从此,叶教授将踏上一条更宽广的名家成长之路,当然,也将挑起一副更重的悬壶济世之担。
这就是叶俏波教授,许多人心中的名医和女神,这不仅因为她长相清丽,更是因为她是出色的中医药工作者,有一颗仁心,有普济众生的情怀和勇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早就听说大(理)临(沧)铁路是中缅国际铁路通道滇缅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跨越两个世纪的梦想”。但由于...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中色镍业(缅甸)有限公司坐落在伊洛瓦底江边、美丽的达贡山下。10年前,十五冶人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