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也谈“吹糠见米”

企业报道  2018-07-25 05:49:31 阅读:

 

  在皖北煤电智能公司民主生活会点评环节,参加督导的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袁兆杰,围绕“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旁征博引、娓娓道来,为该公司班子成员上了一堂立德修身、忠诚守纪的“大课。”其中引用的“吹糠见米”,和紧跟其后的“汤汤水水”,一要一不,相得益彰,充分说明了工作见效快就绝不能拖拉的道理。

  与吹糠见米意思相近的成语很多,如立竿见影、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等,但从工作的角度看,都不如吹糠见米稳妥、贴切。尤其是字面中的“吹”字,如神来之笔,对解释和延伸整个词义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那么,结合实际工作,怎样才能把工作中的“糠”吹掉呢?笔者认为,即要有发现地“吹”,还要有执行地“吹”。就如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导演功不可没,好演员也居功至伟。而这个“导演”就是各级领导,这个“演员”就是各层级的任务执行人。

  首先,要有目的地去发现。工作中的“糠”也是分门别类、不能乱“吹”的。乱“吹”的结果,可能不但见不到“米”,到头来还因厘不清责任、重复投入人力、物力,弄得里外不是人。拿当前企业环保攻坚来说,首先要解决攻坚攻什么,才能谈到怎么攻。所以,一定要知道见什么“米”,才知道吹什么“糠”,这样,“吹”的目的性才强,才能一针见血地发现和指出问题所在,知道从何入手促进问题的快速有效解决。

  其次,要把发现的问题放大。水至清则无鱼,但水混很了鱼难抓。想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就要把发现的问题放大看。之所以小问题造成大问题,就是在发现时,因其小而疏忽,因其小而未引起重视。纵观很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之前都有苗头,就是因为小,没有采取措施去消灭,在事故条件充分时,才造成了令人扼腕的后果。与其事故发生后以专项整治的方式将其放大,莫如在其苗头显现时杀之于无形。就如智能公司民主生活会上袁兆杰总经理提到的,有些领导干部喜欢用“自以为”解释政策,认为管好自己就行了,其结果就是不知其大而当其小,对待问题轻描淡写、大而化之,不能有针对性地去重视解决。所以,一定要把问题放大,从小问题中发现大苗头,才能真正防微杜渐、治病救人、惩前毖后。

  第三,要有办法地去执行。办法即能力。如果按照措施循序渐进、按图索骥就能解决好,只要责任心足够就行了。但如果人为设置障碍,事情就会很难办,就如新井建设用地征迁,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碍,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得运用一些有效的办法才能解决好。从这里,就能够看出执行力强不强,也能区分出能力的大与小。“凡事就怕认真二字”,只要不忘初心地认真,牢记使命地执行,就没有什么“糠”吹不掉,就没有什么“米”见不着。

  吹糠见米是工作手段,更是务实的精神。如果大家都有这种精神,都自觉运用这种精神去指导工作,遇到的任何困难就都是暂时的,都会成为过得去的“火焰山!”而这需要我们更加脚踏实地,更加旗帜鲜明,更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胡云峰)

更多专题
传承赤色基因 矢志共建同享

“我自愿参加我国共产党,支持党的纲领......”这是近来,崔木煤矿部分党员干部在延安梁家河村委会内举行重...

“走”出经验 “跟”出 “速度”

“漆黑的夜晚,路况不熟,你是选择跟在同一目标的车辆后边行驶,还是选择独自摸索前行?”这是神华亿利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