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延华,1965年3月生于山东枣庄,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清华美院;现任职于枣庄市薛城区教育局教研室,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北京中华书画研究院院士,大运河画院副院长,枣庄市美协副主席,薛城美协主席。
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
2000年作品《钢筋铁骨》入选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2000年全国书画家新作展;
2001年作品《沂蒙秋色》入选全国中国画展;
2002年作品《故乡寄情》入选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2007年作品《铁道游击队之歌》组画入选200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08年作品《众志成城》在2008造型艺术新人展中获奖,该展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文学基金会联合举办,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收藏。
2010年作品《秋到山村》入选第十六届亚运会全国中国画展。
2011年作品《英雄赞歌》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中获优秀奖。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2年作品《沂蒙金风》入选“荆浩杯”中国画双年展。主办中国国家画院。
2013年高原·高原第三届中国西部美术展中国画年度展,作品(溪山秋韵)获金奖。
2014年作品《沂蒙秋歌》获首届“中新杯”中国画国际大奖赛银奖。
2015年作品《钢铁长城》之一获写意中国----首届中国画水墨大展优秀奖;
2015年作品《钢铁长城》之二获第二届“中华之光”全国书画作品展铜奖。
2016年作品《众志成城》在 2016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获优秀奖。
2016年作品《家》在 2016“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花鸟画作品展中为收藏作品。
2016年作品《根据地》在翰墨青州·2016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获优秀奖。
2016年作品《丰碑》入选第三届“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中国画)”展。
2016年作品《微湖人家》入选“明德•和融”—2016中国画作品展。
张延华的画,语言新颖、境界高迈、古意盎然,这是他立足于现代人的生存经验,重新审视古人文心的必然结果。所以,看他的画,我们的生命也会不知不觉被灌注具有中国文化属性的高迈、优雅的人生观念以及洒脱而稳健的生命意旨。
总体上看,张延华的画有声有色,从不拖泥带水。从他的画作中,你可以感觉到那一山一水、一景一物都是其“心灵之诗”借助笔墨倾诉的表现。重要的是,倘若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切割出任何一个局部进行放大,都是非常好看且相对完整的画面。他的《溪山秋韵》,便是具有“心灵之诗”的好作品。从任一局部中,均可看到笔墨语言本身,这是对历史文化精神的呼唤,它能带领我们走进唐诗、宋词所有表现的那种诗化心灵的空间。于是,看延华的画,就好像我们在看一件有意味的案头古董,既看到了历史、又看到了文心,还看到了相关人物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在这个意义上,延华绘画中的笔墨造型,便因承载着这样的历史、文心乃至人的思想情感,使我们感到他绘画的形式语言定然是披沙沥金、挖掘国故、重整文心,且以现代人的感受再造山的“心灵之诗”的变现。
张延华的山水是一种写意与抒情,遗兴于高雅文化意旨下的表现。他的画,笔精墨妙,形式语言清晰而准确,境界高迈,理精于画,妙极山海。在延华的绘画中,总是一种指向高天的态势,会把人引入一种更高境界的特殊语言形式中。在这里,形式、境界、精神等内涵无不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他以山水为素材来导演心灵述说的戏剧表现。所以欣赏延华的山水,一种崇高的文化精神意旨会在我们的心中油然而生。
张延华的画,如嵚奇磊落、倜傥风流之士的爽朗大笑,清亮而又舒爽。延华曾说:“余每每临画,感悟异出”;但他却贪偏拈“临画”而言之,这大有深意。其中,寄存在中国古代绘画经典文本中的诸多思想和观念,在延华对经典绘画进行研习时,被他挖掘中的诸多思想和观念,在延华对经典绘画进行研习时,被他挖掘并用于指导自己的绘画实践。譬如,“象数学”就是从中国古代绘画中挖掘出的文化遗产。
《大山的呼唤》
《丰碑》
《钢筋铁骨》
《根据地》
《家》
《秋到山村》
《铁道游击队》
《溪山秋韵 》
《沂蒙秋歌 》
《众志成城 》
新建成的三岔门项目简介如雄鹰振翅欲飞,工业广场铺设的人工草坪仿佛绿茵足球场,路面硬化车辆连天加夜轰鸣...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