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涛,汉族,山东泰安人,中国书法家。松涛先生就读于南非西开普大学国际公法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松涛先生现任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副理事长,中央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南非书法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类),北京松涛书画院院长。书画院位于北京恭亲王府。在北京几所大学担任书法博士生导师(客座教授)。先后在上海、山西、河北、浙江等地举办书法展览和笔会,历次展览笔会备受社会各界瞩目。
松涛先生生于鲁西南的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受父翰墨日熏。六岁即与邻舍书写春联。自小学至今日,所到之处,皆以软硬笔书法冠名。
在书法创作上,松涛先生重视传统根基和综合修养,临池数十年,用墨以吨计,遍临古今碑帖经典,其行草书直追“二王”,又吸取“北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精华,楷书则以欧柳颜赵为宗,师其筋骨,可谓承中国书法之正脉。松涛书法形式根植传统,又纵横挥洒,淋漓而不取巧取怪,其挥毫起笔、行笔、收笔、笔笔到位,用笔沉着干净利落,提按顿挫间节奏变化自然洒脱。大、中、小字皆能,行、楷、草皆精,当代书法家鲜有能及者也。
松涛先生认为,中国书法家必须有深厚的文化综合素养为支撑。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读书破万卷,对中国古典文学、哲学、历史学、法学都有深入研究,特别是对儒家、佛家、道家哲学思想智慧有独到见解,旅居海外期间又对西方基督教文化深入研究。
松涛先生秉承家学,以文养墨,饱读国学经典,曾出版个人古典诗集,以古典诗词歌赋滋养书法创作,故其书法内容常常与众不同,令人读之回味无穷。
在书法艺术的长期探索中,松涛先生注重以书法理论结合实践,曾对唐代楷书进行长期深入研究,多次在国家级重点刊物发表《大唐整饬法度的见证——柳公权楷书探析》《颜真卿书法的开创性与大唐时代精神》等书法史论系列研究学术论文。
此外,松涛先生十分关心我国教育事业。对当代中国美术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2016年在中央党校刊物发表《构建完善的美术教育体系的几个问题》,指出当代美术教育中缺乏国学教育、缺乏基本功练习、以西方绘画选拔中国书画人才等问题,引起教育界的强烈反响。
松涛作品1
松涛作品2
松涛作品3
松涛作品4
松涛作品5
松涛作品6
松涛作品7
松涛作品8
松涛作品9
松涛作品10
树立健全社区教育作业系统机制。为贯彻落实十九大陈述中“办好持续教育,加快缔造学习型社会,大力前进国民...
在葱茏茂盛的七月展幻着姹紫嫣红的生机勃勃的景象,那是鲜红的党旗把祖国的绿水青山映衬得格外俏丽。火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