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公链圈>> 正文

政府应用场景来了?区块链产业城市争夺战已打响!

企业报道  2018-04-08 13:40:09 阅读:
核心提示:区块链参与者正在从普通投资者向政府层级转移!

  在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的集中访谈活动上,全国人大代表、贵阳市委副书记、贵阳市长陈晏介绍,贵阳在区块链、人工智能、数据库等方面取得突破,发布了《贵阳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白皮书,建成了区块链测试平台、区块链互联网实验室、布比实验室等一批创新平台。

  贵阳第一批区块链应用的三大领域12个应用场景包括:政用领域的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数据铁笼监管、互联网金融监管3个场景,民用领域有精准扶贫、个人数据服务中心、个人医疗健康数据、智慧出行4个场景,商用领域有票据、小微企业信用认证、数据交易与数据资产流通、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金融、货运物流5个场景。

  1、区块链应用,政府机构正在路上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政府数据共享开放,这将是区块链技术介入政府应用的重要标志,反映出政府对这项技术的接纳程度。

  知名区块链技术平台“coindesk”在《2018 年区块链将发生六大变化,极可能出现“杀手级”应用》一文预言了2018年的六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政府和监管机构将成为推广者。

  这些相关机构在学习并赶上技术发展前端之后,将会参与并领导区块链的发展。

  他们现在清楚的了解区块链对自己及其支持者的价值。我们将看到由政府主导的区块链的大规模使用,这尤其可能出现在发展中经济体和小型国家中,在这些国家,在位政府的影响力相对较小。2018年,区块链在金融包容性、数字身份认证、监管报告和支付等领域的技术将大为改善。

  实际上,区块链测试平台并非近期才建成,从2017年2月到5月短短三个多月时间,这个由贵阳市人民政府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共建的区块链测试平台,就已经初步建成。一些自媒体还表述其建设速度和当年的“深圳速度”一样惊人。

  2、贵阳区块链,站在大数据布局的甜头上

  贵阳在区块链领域的布局颇早,这和其尝到了大数据的甜头有关。

  “2017年,贵阳大数据企业1200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亿元、增长21%;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增长25%以上……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引领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3月10日晚19时,全国人大代表、贵阳市市长陈晏在贵州代表团集中访谈中激情澎湃地讲述了贵阳大数据的最新成绩。

  截至目前,贵阳市已聚集了英特尔、戴尔、思爱普、阿里巴巴、华为、京东、中电科等一批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落地了奇虎360、科大讯飞等一批国内大数据领军企业,涌现了满帮、朗玛信息、东方世纪、易鲸捷、贵州数联铭品等一大批本地优强企业。

  正是尝到了大数据的甜头,贵阳在布局区块链也在国内最积极。

  在2016年工信部发布《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之后,贵阳市政府也发布了《贵阳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白皮书。

  2017数博会期间,贵阳高新区发布《贵阳国家高新区促进区块链技术创新及应用示范十条政策措施》,对在该区内从事区块链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的企业,最高可获得一次性500万元的扶持奖励。

  据悉,“区块链十条”是贵阳高新区促进区块链产业发展的首个优惠政策,十条扶持政策包括:建设区块链技术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获批授牌的,按国家级500万元、国家地方联合200万元、省级10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扶持奖励;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共识机制、智能合约方面在全国全球范围内率先取得技术突破,经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有效,且属于重大突破的,一次性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奖励;对企业主导研发,并经专家委员会认定该应用的核心技术属于企业自有知识产权的区块链场景应用产品,经认定已研发完成并上线运营的给予最高100万元一次性奖励资金等。

  目前,贵阳高新区目前已聚集了高登世德、翼帆金融、航天云网等区块链技术及关联企业11家,实施区块链项目17项,组建了西南首个区块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成了主权区块链技术联合实验室、贵阳区块链创新研究院、区块链+资产证券化实验室等一批区块链研发机构,推动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

  2017年6月,贵阳市发布《关于支持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从政策层支持区块链发展。在该文件中,贵阳市大幅再度将对区块链创新企业的鼓励金额提升到了千万级别,个人鼓励金额提升到了百万级别。据悉,在主板上市的区块链企业可获得1000万元奖励;入选贵州省“百人领军人才”“千人创新创业人才”的区块链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当年分别获得每人100万元、50万元的奖励。

  3、国内城市打响“区块链”争夺战

  实际上,将区块链作为招商引资目标的,作为重要产业发展的,不仅仅只有贵阳,在中国很多城市,区块链正在成为城市产业竞争的重要目标。

  浙江杭州、雄安新区、江苏无锡、山东青岛、上海宝山、广州黄埔、贵州贵阳、重庆渝中等城市都在大力发展自己的区块链产业,其中贵阳、杭州、重庆、成都最为积极。

  杭州市长徐立毅在今年召开的杭州市两会上提出,2018年杭州将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动能转换和结构调整,加快培育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量子技术、商用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从而实现聚焦创新驱动和结构优化,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其中区块链的地位仅次于AI和虚拟现实。

  近年来,杭州市也在积极发展区块链产业。据区块链媒体巴比特统计,截止目前,杭州区块链企业数量已达10家。

  据媒体报道,重庆市正在积极布局区块链产业。

  据悉,重庆市政府对区块链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在引进专业人才、凝聚产业力量以及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2017年11月2日,重庆市区块链产业创新基地揭牌。

  据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加快区块链产业培育及创新应用的意见》表示,重庆提出到2020年,打造2-5个区块链产业基地,引进和培育区块链国内细分领域龙头企业10家以上、有核心技术或成长型的区块链企业50家以上,引进和培育区块链中高级人才500名以上,将重庆市建成国内重要的区块链产业高地和创新应用基地。

  成都方面,成都市政协委员梁刚提出,应该将成都打造为中国的区块链技术中心。他提议:首先,尽快做区块链产业调研和规划,从产业高度确立成都作为中国区块链技术中心的定位。其次,选取区块链产业突破口,结合精准招商引资,打造具有未来应用空间的金融区块链技术产业园。

  4、区块链竞争仍处于蓝海

  虽然目前区块链竞争看起来十分火爆,但事实上,不管是参与者也好,技术开发者也好,城市竞争者也好,都还处于竞争初期。很多政府、技术开发者也都还在学习、研究中,即便是之前谈得最多的区块链应用,可能也就是打着区块链招牌的虚拟币圈钱最多。

  专栏作者何玺认为,要想在区块链产业发展上取得竞争优势,还需要解决以下三个核心问题:

  1、人才

  区块链人才短缺是全球现象,在国内更是短缺。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能够吸引到众多的区块链人才,谁就能在未来的区块链竞争中有更多的优势。特别是区块链技术关键人才的获取,对城市发展尤为重要。在区块链技术应用尚未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当下,谁能在区块链技术应用上取得突破,完成规模化应用,谁就抢到了区块链发展的先机。而区块链技术应用突破关键必须依赖人才的创新。

  2、思路革新

  城市“上链”是好事,但“上链”之后的管理、运营才是关键。这里的思路革新不只是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上的创新思路革新,更在于城市管理者对区块链这个新事物管理思路上的革新。区块链作为一种新事物,对它的管理不能沿用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思路,而且用“区块链思维”,分布式思维去看待他,支持它的发展。

  3、政策支持

  这里的政策支持实际是和第二条紧密相关的。城市“上链”容易,但想要取得“区块链之都”的胜利并不容易,它不仅依托当前城市管理者的政策支持,也依托城市管理者的运营智慧。因为这并不是城市管理者,区块链自身发展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城市“上链”之后,如何做好人才引进、创新激励、进行差异化竞争、取得国家支持,是城市管理者要考虑的问题。


更多专题
从“工人”到“工匠”的华丽蜕变

一套沾满污渍的灰色工作服、一双久磨泛白的黄色劳保鞋、一顶擦得铮亮的白色安全帽、一副款式陈旧的黑框眼镜...

临涣矿“五环五步”治理隐患夯实安全基础

近年来,临涣煤矿以“两个规范”为抓手,大力推行隐患排查整治“五环五步”法,把隐患排查治理拓展到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