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解放军八六医院每年都要组织几十次义诊活动,以专家、主任为主体,深入驻地乡村、社区、厂矿、学校等地开展义诊,每年免费为群众诊治5万多人次,发放药品价值10多万元,为群众送医送药送健康,解决看病难,受到驻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和赞誉。结合平时的工作经历,本文浅谈一下如何做好义诊组织开展工作?
一、义诊目的确定。
义诊目的影响着义诊项目的确定,如果你是妇科医院,那内科、外科的内容就可以省略或者简化,以乳腺、宫颈检查为主,目的是拉一些妇科常见病的病人;如果是内科或者综合性医院,就应该多设几个常规检查项目,B超、心电图等,目的是拉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或者是“三高”病人。总之,要有针对性,切忌“不伦不类”,例如,我们是中医院,义诊项目就必须有中医特色在。当然,我们也可以事先了解一下其它医院是做什么项目,适当增加别的医院没有的项目去增加亮点。总之,义诊的目的就是提高医院知名度和美誉度,向义诊要效益。
二、义诊“理由”的确定。
义诊需要有个主题,有个理由,例如“妇女两癌筛查”、“世界爱眼日”“重阳节关爱老人”“二胎优生优育检查”、“关爱工厂职工”等,因为现在的义诊太多,单纯的常规义诊已经达不到很好的回应或者社会影响力,所以医院在义诊前可以设定一个主题,这样去义诊针对性更强,也更好的加深了医院在人们中的印象,增强医院的公益性。
三、义诊的准备、实施。
(一)人员分工
很多医院会把义诊作为日常工作来做,但是我喜欢把每一场义诊都重视起来,特别是刚起步的医院,义诊队伍就是自身形象的代言人,所以义诊人员必须安排好。以下是我们医院现在的每一场义诊人员及分工:
【1】市场专员
职责:与其负责的驻地干部或场地负责人联系及建立友好关系,义诊中穿插其中,跟来检查的人沟通,介绍医院及医院项目,引领人们检查等。
【2】客服(2名)
职责:填写义诊单及配合医生做解释沟通工作,与患者沟通来院事宜,并记录好每位患者的情况及需求,待回访时候用;义诊后回访。
【3】护士(2名)
职责:测血压血糖。
【4】医生(2-5名)
职责:B超、心电图操作医生,及最后的沟通医生。医生的数量需要根据义诊的主题来去安排,如果去的是一个科室,就安排一个医生即可,去两个科室必须再增加一个医生。医生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第一印象”,所以最好选择资历较高的医生下去。
(二)义诊前沟通会。
在义诊前一天开小会分配任务,传达义诊任务。在义诊前必须做好人员的分工安排,明确分工,明确目标,明确项目,明确具体人数、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地点、流程、现场负责人、物品准备、物品回收、危机公关、后期跟踪、差旅费报销、义诊补助情况。义诊时候各人员要坚守其位,做好本职工作,尽量争取义诊中不作临时的人员调动。沟通会还需要交流每次义诊中遇到的不顺及问题,做到及时解决及时优化。做好场地联系,与当地领导做好公关关系,取得信任与支持,在义诊活动前三天在该社区挂上宣传横幅,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工作,为保证活动现场的人流量及关注度做好铺垫,促成活动顺利圆满进行。
(三)关于义诊前准备。
义诊前应派人和当地负责人联系,由其出面增加权威和领导性。义诊前一天下午必须要去看义诊场地及做好义诊前宣传,如果下村的话,要去广播室用大喇叭广播一下,然后在村里派发传单,与村民进行一对一沟通,这样才能保障第二天义诊的来人。另外,必须要了解场地有没有插座或者是否有隐蔽空间,以供仪器项目检查。有备无患,会让整个义诊流程更顺利。做好物料准备工作,检查好宣传资料是否充足,灯具桌椅、帐篷横幅等是否周全;做好医务人员通知工作,应提前两天通知各科室部门人员,使其做好人员安排,避免临时岗位调动错乱,使其做好科室自身的的物料准备,如检验科须准备好试剂、科室主任带上科室名片及笔纸等。做好组织工作,计划通知所有参诊人员集合地点,检查人员是否到齐,物料及各科室器具是否带齐。做好相关物品准备。如横幅、宣传册子、宣传资料、相机、桌椅、桌布、凳子、水杯、纯净水及车辆的调度;血压器、听诊器、工作牌、体温计、血压计、体重秤等。
(四)义诊中的保障和组织。
到义诊现场后,及时做好帐篷搭建、横幅悬挂、物料摆放等,资料栏与宣传展板应整齐放在量体重的后面,这样在为居民提供量体重服务时以便被关注的到及方便领取宣传品。做好人员位置安排,从左至右依次为:测血压、测血糖、内科、外科、口腔科、眼科、妇科、把量血压与内科安排在一起是因为它们的关联度密切,妇科的位置安排应避开人群,以免妇科患者因身边人多难以启齿不好意思。
(五)义诊中对医护人员的要求。
测血压人员利用在绑带过程的一段时间,多关心居民以往血压情况,能够与居民多做沟通等等,在量好血压后奖血压值登记于医院名片上;内科、外科医生在做咨询时,应多询问病人症状,观察症状部位,准确分析,认真负责为咨询人排扰解难;口腔科医生在义诊时应带上手电筒及牙板等器具,有咨询牙科人员时,应打开手电筒,使用牙板等,认真为其观察牙病情况,为患者分析病况,在服务和技术上取得当事人的认可与信任;同样,眼科医生在接触咨询人员时,为其看色盲等;同样妇科等都应做到语言交流,肢体交流,认真为咨询人员分析情况,提出建议,做到在为咨询人员提供信息帮助的同时,体现自身技术精湛、提升自身职业形象等服务素质。力争通过这样的互动,取得咨询当事人的信任与认可及周边围观者的信任、咨询。
(六)义诊过程中的细节控制。
做好潜在患者的信息登记,并递予科室医师名片及赠品;若在义诊过程中,如果其科室的咨询人少,关注度少,应拉长当前咨询人员的咨询时间,以避免其科室出现长时间冷场,导致无人问津的场面。义诊活动参诊人员,要统一服务意识与义诊意义。义诊要为民做实事,为民众解惑答疑;通过义诊要树立“仁医仁德”的良好公众形象,也是口碑信誉的优质传播途径,成功的义诊可以为我们带来众多患者病源,实现最终名誉效益双丰收。
(七)做好义诊后回访工作。
义诊后的回访最好由跟随义诊的客服做,因为跟随的客服更了解每一个人的情况还有当时的沟通情况,直奔主题告知会比盲目的回访更有意义。另外,回来后的回访不能超过两天,就是所谓的“黄金48小时”,一般人两天后就会逐渐遗忘,及时当场沟通答应得多好,到时候也是不会来,因此,一般义诊后回访会放在当天下午或者第二天,绝对不会留到第三天早上。
(八)做好义诊善后工作。
义诊结束后,收拾好现场物料,清理现场垃圾,不能给居民留下一点污染。 2、义诊结束后,市场部人员做好本次义诊活动的总结汇总,物料不足的做好登记,可改进的操作环节等做好调整。以便于更好的展开下一次的义诊活动。划部及时在媒体上通报,请义诊所在地市民准备配合。形式为:以新闻、广告版面、夹报、DM单派发、通知的形式,确保义诊所在地大部分市民了解信息,积极参与。
四、义诊效果不好的原因分析
(一)义诊项目不够吸引。
刚开始来现在这家医院的时候,他们之前也做过义诊,但是一直效果不佳。我接手义诊工作后也尝试过一些方式,到现在能每次出去义诊都能领回来病人,能让他们消费,都是经历过无数的尝试。那为什么很多医院的义诊都“不来患者”呢,首先我们必须要归结到义诊的源头上去,就是义诊项目不够吸引。现在民营医院都在以各种方式竞争,医院都在村里、社区抢占地盘,施展“浑身解数”,所以万一你的项目不够吸引,人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不来患者”也是理所当然。我见过很多医院下义诊就带一个血压计,一个大夫,人们不来“天经地义”,只能怪自己了。
(二)义诊项目没有针对性。
有些医院怕义诊项目不够吸引,每次出去都带一大堆仪器下去检查,检查的人来了很多,但是去医院的没几个,这是为什么呢?全身的免费检查都做完了,还来你们医院干嘛啊,直接去大医院就行了!都为别的医院做贡献了。
(三)前期宣传没做好。
假设我们的义诊项目是够吸引的,但是没有前期的宣传,人们一样不来。有人可能会说,我天天去义诊啊,忙都忙死了,哪有时间前期宣传啊?所以这就是你“不来患者”的原因之一了。人们不知道你明天来义诊,来专家,要空腹检查,所以就不来了。
(四)义诊人员没沟通好。
义诊人员沟通没有目的性,或者是目的性太强,或者是说不到点子上,都会“不来患者”。我们之前义诊队有一个B超医生,遇到一些需要进一步检查的患者,都会直接说“我们这里看不清,来医院做吧”,患者一听就懵了,“你看不清,我过来检查什么啊”,因此引起很多患者的反感。还有医生解释完毕后,没有后续,患者觉得知道病情了,但是不知道下一步可以怎样做。义诊必须是一套流程,一个环节脱节,就会造成效果不佳。
(五)义诊后没有回访或者回访方式不合适。
有不少同行跟我交流说,就是义诊后回访,患者都不来,回访成了“例行公事”,有没有都一样。于是我问他,你们回访的客服有跟去义诊吗?他说没有,就是院内的客服。所以,如果回访人员不熟悉患者情况或者义诊模式的话,回访的“来患者”效果肯定是不好的。(伍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