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民企外部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

企业报道  2017-03-16 07:45:22 阅读:

 

  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与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企业委员会近在安徽举行的“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上公布的对1207位民营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民营企业总体经营状况良好,产销稳定增长,从业人数保持上升,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未来投资意愿较强,“长三角”和西部地区成为民营企业投资意向比较集中的区域,企业经营状况继续看好。

  民营企业经营者同时认为,当前,不少民营企业经营中遇到了产品价格下跌、成本上升、盈利下滑、能源紧张状况加剧等困难;中外贸易摩擦对部分行业影响较大;融资困难、人才短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民营企业发展方式急需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民营企业外部信用环境、经营者人身安全保障、公平国民待遇亟待进一步改善。

  与此同时,他们还认为,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松紧度比较合适或略显偏紧;对房地产调控成效持肯定态度,房地产可望继续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

  民营企业经营者对近年来的各项经济改革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并呼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尤其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加快金融、财税体制改革并取得突破,保护好民营企业经营者健康发展企业的积极性,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的27年里,中国经济保持了令世界瞩目的高增长。推动这一高增长的动力,由最初的国有、集体企业混合引擎逐步过渡到国有、民营和外资三大引擎,且民营经济份额不断增加。近5年来,作为民营企业代表的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年度增长率分别达到22.8%和16.5%,明显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4.2%的水平。与此同时,民营企业规模扩大的速度迅猛,2001年民营企业500强的最低门槛为营业收入2.97亿元,2002年提升至4亿元,2003年更增至6.08亿元,年均增长52%。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4年,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吸纳就业人口超过1亿;民营工业企业完成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一半以上;各类民营企业已经实现了我国70%以上的对外出口;在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各类民营企业的投资比重也超过了40%。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近两年我国经济连续保持9.5%的高速增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以及经济增长对投资、出口的过分依赖,经济运行中资源、环境的制约日渐突出,中外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为此,今年以来,中央在继续加强宏观调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更多专题
红色文化的思考

在报告文学更多事务性表达的今天,铁流、鹿茸的报告文学或许就有了更明显的思想内容含量。因此而有个性,因...

增强责任心是完善制度的目的

随着企业经营专业化时代的到来,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职业经理人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大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