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这样形容中国乘用车的消费结构:最初是倒金字塔形式——由于公车消费一直占主导,以致中高档车的销量最多,一度占据35%以上的市场份额,而经济型轿车销量最少;随后是哑铃形式——由于经济型车的崛起,加上中高档车的庞大基数,致使车市结构是两头大、中间小;而近年来,车市越来越向金字塔形式发展,其中伴随着中级车的发展和中高档车的持续下滑。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中高级轿车的市场份额已降至20%左右。
但无论如何,相对于利润日益稀薄,且受到当前钢材、化工产品等原材料价格压力的经济型轿车,中高级车依然利润可观大有可为。而且,随着我国换车族和购买第二、三辆车消费者的增长,中高级车市场潜力依然很大。问题是,厂商们如何利用创新的产品技术来激发并满足这些需求。正如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所说,不是消费者不愿意购买,而是你的产品有没有让消费者购买的那个亮点。显然,中高级车市场期待一些革命性的力量给市场注入新鲜的力量。而这不能不寄托于那些新上市的车型。
2005年,已经和即将上市的中高级车不在少数,包括北京现代NF御翔、丰田皇冠、通用别克荣御、帕萨特B6、奥迪新A6、丰田锐志等。
“它们拥有目前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最时尚的外表,尽管它们有的尚未真正上市,但其影响力却直逼老款车型。”作为中国汽车首席分析师的贾新光如此评价这批已经和即将上市的新车。
撬动需求迎来发展新拐点
一直以来,我国中高级车的生产和消费带有很深的非理性色彩,一味追求奢华,讲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大大限制了中高级车的用户基础。事实上,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消费者消费心理的日益成熟,人们对中高级车的消费也日益成熟,并和国际接轨。如果将品质、外观、性能、价格方面综合起来,许多国人汽车消费的一种理想状态是“既有面子,也能满足对时尚、科技和享受的要求,价格上也能接受”。
而随着2005年一系列革命性新车的加入,不难发现,我国中高级车消费需求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从对豪华气派的追求逐渐转为实用舒适的理性消费。和单调地强调奢华,只能靠降价和升级来增加卖点的传统中高级车型不同,以北京现代NF御翔等为代表的全新车型,从一开始就具有更为明晰的市场定位,更贴近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尽管现在断言我国中高级车市场下滑的局面能否被新势力扭转为时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符合市场细分趋势的新车型,不仅将促进我国汽车市场步入成熟,也将为特定的消费人群提供更为贴心精准的汽车产品和服务。而就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中高级车的市场格局也完全有可能在动荡中逐渐发生嬗变,迎来发展的新拐点。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曲千古绝吟,融入万里奔腾咆哮的黄河,流淌着几千...
“诚信经营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