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创新才是“解百纳”

企业报道  2017-01-06 11:10:21 阅读:

 

  在市场的连日走访中,笔者看到叫“解百纳”的干红竟然有30多种,价格从十几块到几十块不等,产地、原材料、瓶型也是五花八门,更有在卖场打了堆头,大声吆喝:凭小票加10块就可领一瓶“解百纳”。

  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必然有些基本的要素———市场容量足够大,产业结构高中低层次清晰并且有足够的高端品牌支撑行业制高点,产品个性突出,企业之间是依靠自身的技术、营销、管理优势竞争,以获得相互促进,彼此成长,令市场健康有序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然而在葡萄酒行业的“解百纳”现象,却令业内人士颇为担忧。自90年代末期,尤其是2000年后,很多企业都走上了“傍名牌”之路,忽略自主创新,不在品牌、营销、网络、人力资源上做精、做细,而是依靠低质、廉价取胜,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由于整个葡萄酒文化知识的普及不足,加上在“白酒满中华”的酒文化背景下,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质量、品饮方法都有极大的认知盲点,导致一些半汁、加糖的甜型葡萄酒也以次充好,大行其道。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就这一现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这种现象不单单是葡萄酒行业的现象,更是中国在打造品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这种傍名牌的现象让企业在很少投入的情况下,在短期内快速获利,并且风险极小,成本极低,别人吆喝他赚钱。这样就使行业在短期内拓展了更为广泛的低端消费人群,在一定时期内看起来蓬勃发展,然而由于文化培育不足导致消费者根基不牢靠,再加上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也缺乏综合能力的提升,会形成很多致命的短板而导致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使行业陷入低水平、低层次竞争的尴尬局面。

  而作为中国最早的葡萄酒企业,116年来,张裕都致力于品质创新和品牌积累,从原料选育和种植、酿造工艺、酿造设备三个方面的技术标准着手,持续创新。

  “解百纳”最终花落张裕,将会促进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这一裁定,将是继“新国标”之后又一促进企业靠自己的技术、品牌取胜的机会,将在更大程度上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也许短期内,一些打擦边球甚至违规违法的小企业会受到些影响,一些相关大企业也将在维护《商标法》的情况下停产某些关联产品,看上去会对行业带来不小的震动,但从长远来看,却迫使这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着力提升自己的软实力,从而促进了整个中国葡萄酒业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同样,这样一来,中国也有了自己强有力的自主品牌“解百纳”,国外进来的产品就不能再用这个商标了,这也增强了中国葡萄酒业进一步占据高端市场、向国外市场进军的力量。

更多专题
携手钢铁制造之最佳合作伙伴

在全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重塑世界经济格局的同时,21世纪也成为“中国世纪”。

耐克不应该做的事

 在“5·12”汶川地震刚刚过去一个月,“范跑跑”7万美元代言耐克跑鞋的新闻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起极大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