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信用卡市场尝试摆脱粗放模式

企业报道  2017-01-06 11:09:56 阅读:

 

  “一人多卡”、“睡眠卡”等字眼正成为眼下各商业银行的心头大患。经过几年的跑马圈地,单纯追求信用卡发卡量的经营模式已经被证明与时下竞争态势格格不入,精准定位目标客户、提升信用卡业务盈利水平正成为各商业银行的共识。

  6月16日,民生银行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推出民生留学生信用卡,这也是我国首张留学生主题双币信用卡。从出国前准备工作到学成后归国,民生留学生信用卡全方位关注海外学子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笔记本电脑、电子词典等留学用品超低折扣采购、国际机票优惠、行李超额托运、全球速递打折、300万航空意外保险赠送等方面提供了多项特色服务。此前,民生银行曾相继推出VISA奥运信用卡、民生女人花卡等精确定位用户的信用卡品种。

  据悉,短短3年间,民生信用卡已累计发行超过500万张,累计交易额600多亿元,并在高端信用卡产品服务及客户规模均形成了领先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民生特色的“民族品牌+国际标准”之路。

  无独有偶。根据相关数据显示,4月底,中信信用卡发卡量已成功突破500万大关。完成数量积累后,中信银行确定了注重客户质量的精致化路线。这一点在中信银行针对高端客户发行的白金卡、运通卡、国航卡、公务卡等产品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并获得了目标客户的广泛欢迎。

  作为目前国航最大的信用卡合作伙伴,中信银行根据商旅客户出行频繁的特点,在中信信用卡的服务内容中特别增加了航班延误保险和旅游意外交通保险。以女性客户为目标的中信魔力卡则为客户提供了24小时女性健康保险和其他各种女性专属服务。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近期刚刚推出的中信名仕卡则将DIY的理念首次引入国内白金信用卡市场,满足了高端客户个性化方面的需求。

  我国信用卡虽然数量庞大,但质量却不容乐观。一人多卡、睡眠卡、渗透率低等问题愈演愈烈,严重制约了银行的盈利水平。但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许多银行还是坚持“赔本赚吆喝”,不断增加发卡量。按国际惯例,信用卡业务一般经过5到7年的发展,发卡量超过100万张就基本可以实现盈利。但在中国市场,即便是工行、建行这些发卡量已经超过千万的庞然大物也不得不倒贴自己的信用卡业务。

  面对这样的局面专家表示,中国信用卡要实现良性发展,发卡量的提升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服务水平的提高,以更多、更好的增值服务来提高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从而提高信用卡的使用率和盈利水平。

更多专题
携手钢铁制造之最佳合作伙伴

在全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重塑世界经济格局的同时,21世纪也成为“中国世纪”。

耐克不应该做的事

 在“5·12”汶川地震刚刚过去一个月,“范跑跑”7万美元代言耐克跑鞋的新闻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起极大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