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00年的亏损1.2亿元到2007年实现利润超过30亿元,实现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7年翻番,人均产值、利润、收入等位于全国同行业前列;生产经营总值由2000年的4.8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51亿元;企业总资产由2000年的35.3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62亿元,位居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第178位;连续4年进入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列煤炭行业第二名;2007年,集团公司还取得了全国同行业效益第一、人均利税第一、人均收入第一的成就,被誉为是中国煤炭工业史上的一个奇迹和河南工业企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创造这些辉煌业绩的领班人,就是刚刚荣获第七届中国优秀创业企业家称号的河南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永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雪枫。
永煤集团是河南省管国有大型煤炭企业,1997年首对矿井投产后,连年严重亏损,负债率一度高达98%。2000年7月,陈雪枫临危受命,他团结带领新调整后的集团公司领导班子,锐意进取,改革发展,推进资本运营,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一举扭转被动局面,特别是紧紧抓住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中原崛起的历史机遇,确立了“以矿业为主,适度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推动企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创新理念,提升企业效益
提出“标煤概念”。陈雪枫刚入主永煤集团的时候,发现矿工们好不容易从井下生产出1吨煤,矸石、杂物和水居然差不多占到一半,而且95%还是末煤。块煤和末煤当时价格悬殊:同样是一吨煤,块煤价格是末煤价格的2.5倍!两者每吨相差300多元。以吨计量,矿工只追求产量,谁也不去管它是块煤还是末煤。一茬炮下去,即便把块煤炸成碎末,照样按吨计算产量,矿工们照样按吨领取工资、奖金。显然,传统的“吨煤”计量法并不科学。他决定对此进行改革!
为了让矿工认识到这个问题,2002年在陈四楼煤矿的一次采煤队班前会上,陈雪枫手拿着一大块煤说:“这样好的块煤,500多元1吨。”接着,他“啪”地一声将煤块在地上摔成碎块。他俯身抓起一把碎煤说:“现在变成了200元1吨,这就是悲剧!我们不能制造悲剧!”接着,陈雪枫宣布:“今后,矿对区队,区队对个人,层层收购,以质论价,月底的工资你们自己算。”矿工们为此高兴得直拍巴掌。
陈雪枫认为,“标煤”计量方法可以把煤炭的产量和质量有机地结合起来。他解释说,“企业直接对班组结算,以1吨煤按5500大卡发热量为标准,低于5000大卡的,没收,不算产量;低于4000大卡的,出1吨罚1吨,因为出了用户不需要的产品,浪费了成本;5000大卡至5500大卡之间的,1吨煤按0.8吨结算;高于标准的,则多结算产量。”永煤集团由此成为我国第一个实行“标煤”计量的煤炭企业。
这个计量方法的实施,从源头上把提高煤质落到了实处。影响煤炭发热量的三大指标立即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煤炭的含矸率越来越低,水分也越来越低,而块煤率越来越高。优质煤的产出,既节省了铁路运力,减少了环境污染,也为公司创出了品牌。产品由原来的3种增加到12种,精品煤率从10%提高到60%。
永煤集团提供的数字显示,“标煤”概念采用后,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还提高了“环境效益”。永煤集团每年把数百万吨的矸石留在地下,升井的100多万吨矸石全都用于制砖、发电,被“吃干榨净”;每万吨煤炸药使用量也从1000千克降到了400千克,创全国同行业最低。现在,块煤每吨售价已达800元以上。2007年,永煤集团仅仅由于煤质的提高就增收数亿元。
宜综则综,宜炮则炮。永煤集团1997年首对矿井投产后,由于煤炭市场低迷,加上企业思想观念滞后,管理基础薄弱,产量一直上不去,造成连年严重亏损,债务负担高达98%以上,职工队伍人心涣散。而产量效益差的背后是:井下工作面按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的总体规划全部设计成综采工作面,但投产后实际地质情况复杂,每平方公里内落差3米以上断层高达20多条,大部分地区有范围广泛的火成岩侵入,受底板灰岩水严重威胁,2001年以前曾发生12次淹面事故,厚层复合顶板难以支护。
在这种恶劣的地质条件下,投资几个亿的综采工作面有劲使不上,成本高、产量低,年产量一直徘徊在一、二百万吨左右,大大制约了企业发展。但又没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只是抱怨生不逢时,市场形势不好。对此,上任伊始的陈雪枫在生产工作会议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产量的高低是制约煤炭主业发展的关键,没有产量,作为煤炭企业你凭什么发展,永煤集团的实际地质条件既然不适合综采为什么不上炮采,以这样的地质条件上现代化综采设备,是把奔驰小轿车开到了山间小路上,有劲使不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深受计划经济旧观念的影响,许多人认为下综采上炮采是“倒退”,是破坏现代化矿区的新形象,是以落后生产力代替先进生产力,矿区上下一时议论纷纷。闲言碎语没有阻挡住陈雪枫改革采煤工艺的步子,他深深知道,产量关系到矿区的生死存亡,产量一年两年上不去可以容忍,但两年三年再上不去,市场就不会容忍你。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为此,陈雪枫集中领导班子成员开展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讨论,使大家认识到,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解放思想,综采设备既然不适合永煤井下实际情况就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而必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永煤实际的采煤工艺。
为了论证上炮采在技术上的可行性,陈雪枫亲自到外地高校和科研院所请专家教授来矿区实地论证,详细分析各方面的技术参数,为上炮采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多方论证分析的基础上,陈雪枫大胆突破矿区原有思维定式的束缚,果断作出了“宜综则综、宜炮则炮、综炮并举”的决策,大胆改革井下采煤工艺,同时出台了选树“标杆队”、“上台阶”任务承包模式、块煤与结算工资挂钩等一系列措施,一举解放了矿区生产力。陈四楼矿井下炮采队单产由过去的不足2万吨提高到5.5万吨,炮采一队更是创造了年产原煤70万吨、月产原煤7.56万吨的全国最好成绩,综采队在2002年一举成为百万吨采煤队。城郊矿标准巷平均单进148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公司有5个井下区队获中国煤炭建设协会“优秀等级队”称号。公司煤炭产量一年上一个大台阶,2007年完成标煤产量1685万吨。
二、多元发展,拉长产业链条
陈雪枫说,煤炭行业市场行情历来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要想实现企业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有支持产业或下游产业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走综合发展的道路。一是做强做大煤炭主业。在贵州设立永煤贵州能源公司,开发整合黔金等10块煤田;整合洛阳偃龙矿区,收购焦村煤矿;重组许昌中锋矿区煤炭资源;在山西、陕西、甘肃、新疆等地的许多煤炭项目也正在洽谈之中。目前,永煤集团控制的煤炭资源总量已达100多亿吨;二是适度发展相关产业。按照上下游产业顺序,拉长产业链条,重点发展煤化工和发电。永煤煤化工项目被列为国家发改委全国七大煤化工基地之一,目前,煤化工二期50万吨甲醇项目已通过审批并开始建设。永城煤化工项目全部投产后,不仅使煤炭产品大大增值,而且将有效缓解煤炭运输和市场压力。坚持对煤炭附产品吃干榨净,已建成了50万吨水泥、6000万块矸石砖、5000万块粉煤灰砖项目,煤矸石和电厂炉灰已经全部利用;三是进军有色金属领域。在栾川开发钼矿、登封开发铝土、南阳开发钒矿等均取得了较大进展。积极推进栾川钼业和淅川钒业整合,控制的金属钼钼矿资源已达50万吨,控制的五氧化二钒钒矿资源已经达到12万吨。
三、强强联合,拓宽发展空间
近年来,陈雪枫领导永煤集团加快与强势企业合作的步伐,联大靠大做大,实现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既优化了产权结构,又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2003年3月,永煤集团与宝钢签署全国首例煤炭企业与钢铁企业的合作项目,不仅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武钢、马钢、沙钢、莱钢等2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到永煤签约。与世界第一大矿业公司———巴西CVRD公司进行合作,一次性引入投资16.6亿元,为企业的发展开辟了更大的空间,成为永煤集团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目前,永煤集团已引进各类投资者60多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3个,中国500强企业6个。共完成控股项目21个,控股项目总资产142亿元,投入资本与所控制资本比例达到1∶5.8,这些项目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达128亿元。四、强力推进“人才兴企战略”
陈雪枫认为,发展是第一要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是第一基础。要使企业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必须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作支撑。为此,他坚持发挥人才优势,逐步形成了“以开发人力资源为手段,以员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促进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人本管理理念,强力推进“人才兴企”战略,为打造百年永煤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
一是建立了“一引、二聘、三培养”的选人机制。“引”就是引进,从全国十多家科研院所引进了11名技术专家;“聘”就是公开招聘,永煤集团多次面向全国招聘人才,目前公司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80%都来自公开招聘;“培养”就是与知名院校和先进企业开展“人才共建”。近年来,永煤集团派出培训人员200余人,投入经费300多万元。二是搭建好用人平台。陈雪枫始终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作为衡量人才的惟一标准,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岗位,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从而在公司上下形成了用心做事、干事创业、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目前,集团公司所属的矿(厂)、处室“一把手”,许多都是刚过而立之年的“后生之辈”。90年代中期毕业的一批毕业生,在集团公司重要岗位上担当重任。陈雪枫提出了“只要来到永煤就是永煤人,只要为永煤做出贡献就是永煤的功臣”、“让为永煤的发展做出贡献的职工腰杆挺起来、腰包鼓起来、生活美起来”的口号,并在干部职工中形成了共识,引起了共鸣。三是率先在中层干部中实行年薪制,在员工中推行年金制,使每一个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营造了浓厚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铸造了用心做事、富有竞争力、创造力、凝聚力的“永煤精神”,为缔造“百年永煤”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001年以来,陈雪枫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煤炭经济研究先进工作者”,“新世纪中国改革优秀人物”、“全国最受关注企业家”。2005年,陈雪枫作为全国十运会三个火种采集人之一点燃了十运会“华夏文明之火”,并与杨利伟、熊大润一道,将三地火种汇聚到人民大会堂中华宝鼎。在同年11月举行的第四届全国企业文化年会上,永煤集团荣获“2005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陈雪枫荣获该奖项“主要创造人奖”。今年5月24日,2008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陈雪枫作为第七届中国优秀创业企业家受到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的表彰。
未来永煤集团啥模样,陈雪枫妙笔绘蓝图:今后几年内,永煤集团在营业收入、资产规模等方面必将会有一个质和量的飞跃。2010年,永煤集团销售收入将突破500亿元,利税突破100亿元;2012年,永煤集团销售收入突破800亿元,利税突破150亿元。他锁定的战略目标是:确保国内百强,进军世界500强!
被誉为是中国煤炭工业史上的一个奇迹和河南工业企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在集团,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成为领导者与全体工作人员的普遍要求,说话讲求实情,办事讲求实效,因而有效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