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油价年初破百后,5月再创新纪录。石油高烧使得作为替代能源的甲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首届“国际甲醇—二甲醚/LPG产业链市场峰会”上获悉,2007年国内甲醇产量达1076.4万吨,作为其下游产品的二甲醚产能为220万吨,随着大量在建产能未来投产,这一数字在今后很短一段时间内有望翻3—6倍。
有关专家指出,甲醇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它在未来能源世界中几乎无处不在。
油价高烧助推甲醇经济
2008年1月2日,国际油价首次突破100美元大关。在短短3个月后,4月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10美元,5月突破每桶120美元关口。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紧张以及国际油价的长期高位运行,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来替代和补充石油化工产业的前景正被日益看好,甲醇是目前可以大规模生产的煤基能源化工的重要基础产品之一。近年来,我国甲醇市场的发展非常火爆。
据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共有甲醇生产企业177家,总能力规模突破1600万吨/年。目前在建、拟建甲醇项目有34个,到2010年总产能将可能达到2600万吨—3060万吨/年。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建、拟建甲醇项目共42个(不包括二甲醚、甲醇制烯烃生产企业自身配套的甲醇生产装置)。其中,“十一五”期间可以投产的项目为35个,产能合计1198万吨/年。另外7个项目尚处于前期工作阶段,尚未开工建设,这7个项目产能共计670万吨/年。预计到“十一五”末期,我国甲醇生产企业将为200家左右,产能将达到2500万吨/年—3200万吨/年。
煤炭企业纷纷涉足煤化工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石油相对紧缺,以煤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的甲醇可成为石油的主要接续资源之一。目前,国家积极推进煤炭产业发展,不断发展煤化工产业,这为很多煤炭企业提供了延伸发展的市场空间和政策支持。同时,非采煤产业的巨大利润也大大提高了很多企业的积极性。
晋城煤业集团和皇城相府集团投资建设的100万吨甲醇二甲醚项目日前在北京签约,这个项目总投资50亿元,项目将依托双方的煤化工资源和经营管理优势,生产甲醇和二甲醚作为新一代民用替代燃料。
山东兖矿集团大力推进煤基能源化工核心技术工业化,在筹建、设计、建设中十分注意构建煤、电、化、热的多联产,规划到2010年,煤化工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58.40亿元,成为产值超过煤炭的支柱产业。他们在煤制甲醇的同时,注意安排以CO2为原料生产合成醋酸所需的原料CO,不但降低了醋酸的生产成本,而且有效地减排了煤制甲醇过程中向大气排放的CO2量,实现了全公司CO2近零排放。这是一个令人心慰的典范。
平顶山煤业集团与目前国内产能最大的甲醇生产企业驻马店蓝天集团合资组建平煤蓝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力争在3至5年内成功上市。
2007年,煤炭大省河南鹤煤集团与中原大化集团共同投资150亿元,建设年产甲醇200万吨。
未来能源属于甲醇
几年前,有人建议用新的可行方法来更高效地利用现存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从而使人类最终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这种方法是基于甲醇。甲醇是最简单、最安全、最容易储存和运输的液体碳氢氧化物。
在煤化工专家冯孝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看来,未来甲醇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可延伸到衣、食、住、行领域,而且未来“甲醇经济”的诱人景象目前已经初现端倪。甲醇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清洁燃料,它的辛烷值为110,可以掺入汽油作为燃料添加剂,汽车使用甲醇汽油既能够改善环保又能够马力充足。冯孝庭认为,我国的能源结构特点———缺油、少气、煤相对丰富,决定了我国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的政策只能是从“煤为基础”来思考,是现阶段我国无法回避的现实条件。
冯孝庭表示,煤基能源化工所带来的污染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严重,通过采用新型煤化工技术和配套新技术可以实现清洁生产;而且新型煤化工产业排放的CO2可以大幅度减排,在我国排放的CO2总量中煤化工产业排放的CO2量所占比例是比较小的。2006年,全国主要耗煤行业煤炭消费量约23亿吨,其中,化工行业约1亿吨,所占比例小于4.35%,因为这其中碳元素有相当大的比例已经进入到产品中。
冯孝庭认为,在未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煤基能源化工技术和相应产品、产业集群的发展;而且,为了我国能有效地实施和完成减排二氧化碳的目标,也迫切需要将先进的煤化工技术与许多高耗煤、高排放二氧化碳的产业相结合,全面推行煤、电、化、冶、热多联产,可以取得有效的节能减排效果。
上世纪末,受宏观经济影响,企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从1999年到2001年,由于中国不上常规火电站项目...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