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罗西豹 任慧慧
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提出了构建“智慧城市”的目标,并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智慧城市的目标拆分与落地时,智慧医疗、智慧生产、智慧交通、智慧政府等新兴词汇也随之应运而生。其中,“城市建设,交通先行”,智慧交通正是经济发展的动脉。智慧交通是在交通领域中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对交通管理、交通建设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交通领域全方面、全过程进行管控支撑,使交通系统在区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时空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交通建设管理水平,从而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一整套智能系统。
一方面,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构成部分;另一方面,智慧交通又与基层平安建设有着密切联系,在一定条件下二者还产生了良性互动。本文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
一、智慧交通促进基层平安建设的发展
(一)智慧交通有利于夯实基层平安建设的基础信息基础
作为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定的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成都市温江区出台了《“智慧温江”建设规划纲要(2014 年—2017 年)》,深入推进“交通先行”战略,构建全方位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形成交通运输协调发展新格局,使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其实,早在2007年,温江区便启动了UPGIS(城乡规划地理信息平台)建设项目,迈出了数字规划建设的第一步。之后,在此基础上,该系统升级为区域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依托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虚拟技术),覆盖了全区277平方公里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地形、规划成果、地上建筑、地下管线三维模型等丰富的基础数据。
信息工作是各级综治部门最为基础的工作。对于基层相关部门单位来说,只有掌握了全面有效的信息,才能促进基层平安建设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及时性。在基层平安建设中,智慧交通能发挥较大作用。智慧交通可以综合运用交通大数据以此来推动基层平安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其一,智慧交通汇聚整合了基层行业基础数据、监管数据、营运数据,有利于基层政法综治部门掌握数据,通过定量分析,为定性分析提供参考依据;其二,智慧交通通过加强源头采集质量管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更新及时性,推进交通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为基层平安建设趋势研判、政策制定及效果评估等提供支撑保障,从而促使信息更新智能化。因此,智慧交通不仅减轻了基层平安建设工作的负担,而且大大提高了基层平安建设工作的效率。
(二)智慧交通运用PPP模式提升了基层平安建设水平
2015年温江区智建办先后与清华同方、中国云联盟、电信成都分公司等5家合作伙伴签订战略框架协议,探索利用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等多种模式加快推进“智能交通”等项目建设。同时期,温江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受成都市公安局温江分局委托,经报成都市财政局同意对温江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PPP)进行了竞争性磋商方式采购。通过强化智慧交通的运作模式,将大大提升当地的平安建设水平。
在温江智慧交通建设中,通过运用PPP模式,多辆出租车完成了浮动车的交通信息采集,并建设了交通意外事件监测系统。采用视频技术和浮动车技术,建设了主干道信息采集系统和交通诱导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完全掌握城区主干道交通流量信息,实现交通事故的监控和事故检测,并能够对城市交通实施有效的指导,避免交通堵塞,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基层平安建设推动智慧交通的提升
(一)基层平安建设为智慧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当前,科学技术是智慧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动力引擎,而良好的基层平安建设政策环境,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首先,政府在制定科技政策时,应结合当地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地理条件,分析当地产业结构,重视不同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且充分考虑当地的基层建设目标以及制定的战略目标,由此为促进智慧交通的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基础。第二,政府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政策,并鼓励和支持更多的科学研究成果运用于智慧交通的建设中。例如,当前一些地方政府正在加快对科技项目拨款政策的改革,对科研经费进行分类管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一些地方政府还制定了相关政策以加大科技成果的投入力度,保证研发成果的有效转化;此外,还有的地方通过政策的推行落实,促进技术市场完善,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价值。
(二)基层平安建设为智慧交通多元化投融资方式提供了保障
良好的投融资方式是智慧交通建设能够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在智慧交通建设的投融资保障政策方面, 温江区一直在不断的探索适合自身的投融资政策,最终探索出了一条“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改制上市”的梯形融资模式以保障智慧交通建设的发展。
上述投融资方式的成功探索,离不开稳定且安全的基层平安建设。只有把基层平安建设工作做好了,老百姓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安全感才会得到双重满足,金融市场才会充满活力,从而促使大批的企业、社会组织等放心地、大胆地投身到资本的运作过程中去,进一步推动投融资方式多元化的发展。具体而言,第一,通过基层平安建设吸纳社会资本投入智慧交通。只有营造稳定的基层平安建设环境,才能解决智慧交通资金短缺的问题。政府一边加强平安建设,一边根据经济发展的投入产出量,合理计算出村(社区)发展中的资金需求量,采取鼓励政策,吸引企业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吸纳社会资本,有力促进了智慧交通的顺利建设。第二,通过基层平安建设筑牢了智慧交通投资者的信心。政府通过加强基层平安建设,树立了公信力,大大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在此基础上,投资者通过配置资源、注入资产、获取特许经营权等多种手段,大力推动了智慧交通建设,又反过来成为基层平安建设的强大助推力量。因此,基层平安建设为智慧交通的多元化投融资方式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