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夕,安徽省委宣传部邀请中央驻皖及香港17家媒体对安徽省会城市合肥市进行全方位的集中采访。本报驻皖记者在这次重大采访活动中,从项目投资、环境责任、区域经济三个方面揭示了合肥市1—8月份GDP增速位居中部及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的发展历程。本报从今日起将陆续刊发前方记者发来的报道。
据合肥市经委提供的数据显示,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783.4亿元,同比净增206.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46.1亿元,同比增长27.6%。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57%、55.1%,序时进度同比分别上升4个、2个百分点。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4户,已提前完成全年增长12%的目标,超额12户,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户数已达963户,预计全年将超过1000户。全市工业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1%)5.5个百分点,位次较6月份前移一位,居第四位。在中部6个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二。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同比增长14.9个百分点。
在采访中,合肥市经委主任王文松分析认为,合肥市工业能有如此大冲劲,主要得益于“工业立市”战略。据初步统计,合肥市每年投入到工业项目中的资金均大幅递增。在今年前7个月中,1—3月份工业投资累计完成63.9亿元,月均21.3亿元,4—7月持续走高,累计完成投资119.05亿元,月均完成29.76亿元,超过全年月均计划(25亿元)。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比重为26.1%,比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7.2个百分点。
合肥市一直把项目建设和投入作为工业发展的中心工作,为了加大有效投入力度,合肥市将今年确立为“工业项目推进年”,围绕8大重点产业链的延伸,精心筹划重点产业招商项目,以优势产业品牌拓展招商引资资源。1—6月,全市工业实际引资90.41亿元,同比增长57.78%,占招商引资总量的36.9%,完成全年既定目标的51.7%。新引进内资工业项目253个,其中,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内资工业项目26个;新批外资工业项目35个,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工业项目3个。在项目投资中,依然立足于像汽车、家电、化工等重点行业,进一步做强做大。
及时召开各县区、开发区牗工业园区牘、重点企业集团座谈会,梳理汇总8大重点产业和产值超10亿元企业2008—2010年的投入计划和产出目标,为编制“十一五”后3年工业发展规划奠定了基础。
在扩大投入方面,合肥市结合安徽省提出的“全民创业”战略,组织实施“工业小企业振兴发展计划”,明确了“十一五”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措施,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启动培育“小巨人”和小企业成长工程,组织申报列入重点支持的中小企业400多户、项目424个,项目总投资91.1亿元。其中,超亿元“小巨人”企业53个项目,总投资44.6亿元;规模以上中小企业296个项目,总投资44.5亿元;规模以下小企业75个项目,总投资1.9亿元。推动银企合作对接,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瓶颈,启动2007年中小暨高新技术企业银企对接活动,25家中小企业共获得4.16亿元的贷款。组织推进特色产业创业基地建设,推荐合肥高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7个小企业创业基地、安徽新创生物医药创业孵化有限公司等8个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为进一步体现扶优扶强的理念,保持工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合肥市研究修订并报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调整完善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若干政策(修订试行)》牗合政〔2007〕18号文牘,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采取“老项目老政策、新项目新政策”的办法进行衔接。根据新调整的工业发展政策,今年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将达10.69亿元,其中老项目老政策资金3.16亿元、新项目新政策资金5.65亿元、其他专项资金1.88亿元。
经初步审核,仅2007年一季度就有88个单位按政策应享受加快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2125.44万元,其中:申请贷款贴息1679.59万元,前期费用补助53.05万元,配套补助127.2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补助75.60万元;获得国家级新产品1个、省著名商标9个共110万元;获得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共80万元等。同时,相关政策措施兑现力度加大,支持工业发展的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前6个月,共为开发园区和乡镇工业聚集区1352家企业工业投资项目办理免收费2333项,免收资金总额为1.06亿元(其中新入园企业278家,免收资金1084.24万元),是去年同期的2.2倍。《关于为加快工业发展提供优先配套服务的实施意见》即将出台,今后来合肥市投资的重要工业项目,将在公用基础配套设施领域获得10项“免单”优惠。
国内葡萄酒企业正热衷以最传统的方式———庄园生产来推广它们的产品,而支撑这种热闹局面的则是庄园运动所...
奥克斯从一开始就以行业搅局者的形象示人,而时至今日,却已然成为不折不扣的营销高手。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