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长远发展需戒除浮躁

企业报道  2016-06-30 10:29:54 阅读:

 

  一边是仍有30余款车等待上市,一边是消费者投诉的大幅度增加,今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给人的印象就是繁荣夹杂着浮躁,企盼夹杂着失望。日前,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车人网和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发布了2007年第二季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投诉分析报告,涉及国内几十个汽车生产企业。报告显示,由于今年国内汽车企业新车推出速度加快,产品质量有所下降,由此引发的车主投诉与上一个季度相比呈明显增长趋势。2007年第二季度,全国共收到用户投诉1346例,其中有效投诉样本为1218例,分别比第一季度上升了28%和30%,合资企业产品和新车质量问题比较突出。

  报告指出,与一季度相比,2007年第二季度中国汽车产品及服务质量的投诉呈现出三方面的特点。首先是合资厂家汽车产品的投诉有上升趋势。各种车型的具体投诉量构成为:国产汽车投诉率56.7%,合资汽车投诉率35.5%,进口汽车投诉率7.8%。合资汽车的问题集中在发动机、变速箱、轮胎、车身附件等方面。其次,新购汽车产品在半年内重要零部件出现问题的投诉增多。二季度对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部件方面的投诉占50%以上。第三,轮胎和车身附件的投诉比例呈上升态势,两者所占份额比一季度上升5.3个百分点。

  显然,企业的急功近利是投诉数量大幅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在现今中国汽车消费如日中天的市场条件下,谁早一天推出新车型,谁就等于抢占了一片阵地。于是为了虎口夺肉,汽车厂商使出浑身解数加快新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也就不足为奇了。过去我们还常听说一个新车型的研发至少需要2到3年,而今企业一年有两、三个新车下线都算是少的了,其结果是什么?是新车的短命。有数据显示,2006年国内汽车厂家推出的乘用车新车型达到近120款,平均每3天就有一款新车上市,其中全新车型多达30多款,这种频率在发达国家也不多见。然而,在2006年单一车型畅销榜十强中,却全部被老车型所囊括,新车型无一款上榜,这不能不说明问题的突出。可以说,新车的失宠,很大程度是由于其仓促推出,屡屡暴露出性能、质量上的种种问题所致,再加上配套服务跟不上,自然招来消费者的极度不满。

  放眼纷纷攘攘的汽车市场,如今能真正静下心来精益造车的厂家已不多见,替而代之的是我们所说的浮躁心态,令人感觉中国车市似乎已经失去立足长远的沉稳,只图“短、平、快”的赌博式买卖。其实,一辆车绝不仅仅是一辆车,它不仅牵涉到产品本身的品牌、质量、性能,更需要强有力的市场、销售与服务部门的功能支持,如果单纯为抢占市场份额而贸然上市,忽视产品推出前的精敲细打和推出后的服务配合,必定会导致新车的先天不足,后劲乏力,影响它的成长壮大,企业难免有功亏一篑的危险。

更多专题
五条路转变生产升级模式

为了摆脱发展中的困境,使企业稳步迈入快行道。2003年,在中航第二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洪都集团公司确定...

铲除管理积弊要使用高效手段

精益变革在全球制造业中已经不再是什么新奇的壮举,精益管理早已成为世界级企业的标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