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由宁波银亿进出口公司收购的近2000吨锰、铜、铬混合矿石从菲律宾马尼拉装船出发,运往中国的连云港。这批混合矿石的进口标志着银亿进出口公司转型战略的实施———由以前的出口为主转变为进口资源性产品为主。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已有月余,政策给全国外贸企业带来了不利影响,但宁波市出口企业的自救却为这些企业做出了表率。
影响不可避免
根据调查显示,此次税率调整有近7成企业退税率下调幅度在2个百分点以上。在被调查企业中,2006年每美元出口获利高于退税收入减少额的企业仅占53%,而有47%企业因退税下调导致出口无利润甚至亏损。
在应对策略方面,近50%的流通型外贸企业选择提高出口商品价格来消化退税损失,30%左右的外贸公司希望以压低进货成本来消化损失,20%的企业表示自身可以消化。部分生产型企业表示将通过控制管理费用、降低原材料成本等途径来消化出口退税调整的影响,但难度确实不小。
有些企业的消极应对,还会使悖论出现。调整出口退税税率,初衷之一本是缓解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我是生产厂的老板,我很清楚,出口退税税率下调,意味着无论是生产厂家,还是外贸公司的利润都可能下降。而要想维持原来的利润总额,解决的办法只能是提高价格或扩大出口规模。而这两者都会扩大贸易顺差。”广东的民营企业家徐康城无奈地对记者说。
企业可以自救
调税之初,财政部税政司有关官员就曾指出,此次调整涉及到的出口企业出口成本会有所增加,如果想化解这种风险,企业的生产、投资方向就应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
银亿进出口公司原先是以出口服装、五金产品、小家电等商品为主的出口公司,该公司总经理毛帆表示,今年以来,公司主动适应国家政策调整,加大资源性产品的进口,也化解了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在菲律宾矿区采购矿石,运回中国,利润大约有10%左右,而且国内对矿产需求量很大,不愁没销路,这比做外贸出口不到3%的利润强多了。”
和银亿一样,宁波市很多外贸公司都把进口产品的目光投向了资源性产品。宁波迪立爱事业公司与兴成工贸公司以3000万美元成功收购了阿根廷的JMS铁矿山,将对其实施开采;宁波雅利木业有限公司则在热带雨林资源丰富的巴布亚新几内亚获得了森林资源的开采权,将开采后的原木运回国内,缓解国内木材紧张状况。
专家指出,在出口退税调整的背景下,企业提价的策略要多样化,如企业可通过推出新产品来实现提价,也可以通过品牌、特许经营权等办法与客户进行合作,尽量减小不利影响。
外贸企业除了转变战略之外,也在酝酿出口商品的提价以减小损失。
在出口退税新政下的珠三角,出口涨价似乎是普遍愿望,生产商、出口代理商都选择了用它来转移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