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关海语录:
●要先人一步,想别人之未想,做别人之未做。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人才是第一资源。
●对人要诚信,对事要大度、大气。
沈关海,1963年11月出生,浙江萧山人,东华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现任浙江华瑞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瑞)总经理、董事会成员。
当过人民教师,做过会计,还曾经从事过技术工作并成为技术副厂长的沈关海,最后在经营企业中实现了自己的理想。1989年5月,沈关海调入原萧山市瓜沥工业供销公司(浙江华瑞集团前身)任职,在近20年的经营管理工作中,他参与及主持了企业建立、转机建制、结构调整等重大经营活动;在他的努力和经营下,公司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经历了由小型的贸易流通企业,发展成萧绍地区经营纺织化纤原料最早的、规模最大的贸易公司,进而成长为以纺织化纤原料、物流配送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企业集团。
以诚立企
“我们华瑞,从当初只有七八个人的小公司发展到现在年销售收入突破24亿元的企业集团,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诚信!”沈关海的话语中,折射的是一个企业立足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深哲理。
在20多年的经营中,沈关海始终将“诚信”二字铭记于心,主张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都要以诚相待,只要这样,企业才能做长、做大、做规模,社会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在采访中,沈关海告诉记者,只要拿着华瑞的单子,不需要任何手续就可以很轻松地提取货物;而华瑞在向银行的贷款中不需要任何的抵押和保证,只要华瑞签字就可以拿到贷款。
这样的信誉和诚信为众多在“蓝海”中沉浮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华瑞也在其中不断创造辉煌:2006年底企业总资产151973万元,销售收入240419万元,实现物流配送额100多亿元,基本上形成了信息资讯、物流、房地产、对外投资四大块核心业务。同时,先后被评为“全国上规模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500强”、“浙江省23家重点联系物流企业”、“杭州市100强企业”、“萧山区100强企业”、“萧山区服务业10强民营企业”。
多元化开拓市场
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企业往往昙花一现,华瑞始终以保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为目标,以多元化的方针抢滩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
———1999年,在国内化纤业发展如火如荼、各大化纤生产企业竞相争建仓库以储存自己原材料和库存产品的时候,沈关海投巨资兴建了占地5万多平方米的华东地区纺织行业最大物流配送中心,为各生产、经销企业提供相关产品的代理、仓储、配送等服务,开启了化纤业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先河。同时,沈关海着手逐步建立多元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包括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在建的嘉兴港码头、规划中的宁波、太仓中转库。作为惟一的民营企业,华瑞参与了由杭州市政府、嘉兴市政府在嘉兴独山港区合资兴建的物流港口,将建设3个5万吨级码头、2个1万吨级码头,一期工程将于2007年下半年投入使用。此外,还在宁波、张家港布点建专业仓库,要把物流触角延伸到市场的各个角落,紧紧把控市场的脉搏,与市场一同起舞。目前,华瑞为中石化、BP、春晖股份、厦门腾龙、翔鹭石化等大型企业提供以PTA、聚酯切片为主的物流服务,物流吞吐量从1999年的8万吨快步增长到2006年的100万吨,年均增长率达164.29%。
———曾经因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而吃过亏的沈关海,十分重视信息资讯领域的建设。目前,华瑞拥有中国化纤信息网、中国棉纺织信息网、中国纺织机械网和《中国化纤》、《中国棉纺织》三网两刊,信息全面、及时、准确、权威。其中,中国化纤信息网更是被誉为“中国化纤第一网”,其内容已经涵盖从石化原料到服装面料的七大类化纤、天然纤维及纱线等行业,拥有包括中石油、中石化、杜邦、壳牌、BPAMOCO、韩国三星、韩国SK、日本三菱化学、德国BASF、台湾人纤协会、日本化纤协会等遍及全球的各类客户7000余家,并与全球大型石化化纤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房地产是朝阳产业,华瑞抓住商机,向房地产行业发起攻坚战:坚持“高起点、高投入、做精品工程”的方针,相继推出了华瑞汇锦名店广场、华瑞信息大厦等总计20多万平方米的项目,市场反映良好,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在华瑞,有这样一件事情不容忽视:企业为全体员工包括装卸工购买社会保险,确保企业员工的后顾之忧。这样的做法在其他的民营企业中很难找到。这在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沈关海的用心良苦,也体现了一个民营企业家对员工无微不至的关怀。
采访中,沈关海一直强调,每位员工都是企业珍惜的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沈关海介绍说,华瑞根据每位员工的特点和专长,取其长避其短,让员工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这个原则的支撑下,沈关海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在“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方面,他主张从“以人为本”上升到“以心为本”,用老板的人格魅力将员工的心留住。同时,华瑞还为每位员工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充满机会的发展空间,给员工一个诠释自己的舞台,在最大空间、范围内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现自己的价值;他注重招聘、引进大中专、技改管理人员,培养和选择后备人才,并奖励有才干、有雄心及工作卓有成效的员工,由此推动科技队伍的建设,在企业造就一支专业技术骨干队伍和素质较高的员工队伍。
此外,沈关海还十分重视对员工素质的提高,每年都会定期举行培训,还要求员工在业余的时间坚持学习,以此来扩大视野、丰富自己的眼界。“活到老,学到老”,推崇读书的他,在繁重的工作间隙坚持学习,他的书架上、办公桌上摆满了书籍资料。“只有学习,你的思想才能与时俱进;只有不断获取和吸收,你的能力才会得到不断的提升,你才能真正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现在的华瑞,已经形成了“敬业、精业、勤业”良好的工作氛围,“在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通道中,我们将继续做强自身的‘贸易王国’,同时,也将努力建成国内乃至全球轻纺行业最具优势的物流和资讯中心。”沈关海如是说。
随着中国车市的整体低迷和竞争的白热化,曾经长期占据国内乘用车“老大”位置的上海大众也进入了艰难时期,...
在近年全球化市场环境下,中国企业只有在市场扩张、品牌提升、品质管理等方面实现与国际接轨,才能真正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