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近年中国快餐业联盟召集包括马兰拉面、和合谷、丽华快餐、大娘水饺等20多家中式快餐企业高层召开行业性涨价事宜,中国快餐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崔明杰表示,由于各类餐饮企业测算原料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压力的标准并不统一,以行业大会达成20多家中式快餐企业的集体涨价行为,不排除有行业垄断的嫌疑。
此前,有人说行业协会协调涨价是“越权”;现在又有人说它涉嫌“垄断”。
中国快餐业真的有垄断嫌疑吗?判断是否垄断,有两个最基本的构成要件:一是超份额,二是排它性,二者缺一不可。但中国的快餐业显然不具备这样的特征,首先这20多家企业谈不上多大的市场份额,其次更谈不上排它性,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就可以顺利申请开业。
很显然,中国的快餐业、方便面行业等都不具有排它性。这些行业的门槛都非常低,任何企业都不能拒绝新的竞争者。如果这些行业存在暴利,或者竞争不够充分,那么很快就会有新的资本进入,这是最基本的市场规律。像这样的行业,怎么可能有垄断的嫌疑呢?
其实,“集体涨价”的并不只有快餐业或方便面行业。在此之前,蔬菜、食用油、禽蛋、猪肉等都曾大幅涨价。不管是否经过了行业协会的协调,客观上都形成了所谓的“集体涨价”。目前,农产品以及资源等上游价格的上涨必将带来新一轮物价的普涨。如果说这些都是“垄断”,那么还有不垄断的行业吗?